课程简介 【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开设的第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在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础上,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精神重新设计的。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国家级1.目标明确,理念先进。提出“大课程”观,构建了显性与隐性相协调的现代课程体系。2.锐意改革,模式创新。探索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全新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案例教学,特色鲜明。发挥本校案例教学的已有优势,搭建案例教学网络平台,发挥其在全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
课程简介 【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开设的第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在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础上,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精神重新设计的。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适应人生新阶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成长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做忠诚的爱国者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7-04-015068-9
戴艳军 杨慧民
978-7-300-15874-7
戴艳军
978-7-01-011213-8
王嘉 戴艳军
978-7-04-028312-9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978-7-04-024729-9
戴艳军 杨慧民
978-7-300-09685-8
马莹华 郭玉坤
综合课(含实践)
公共基础课
48.0
大连理工大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
所有专业
175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