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重点讲述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理论观点,学习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把握,基本掌握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为正确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在基本完成世界通史...
史学概论
国家级唯物史观是人们认识、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重点讲述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动力;历史的客观性、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主体化历史及其与客体历史的关系等问题。愿为历史学专业及其他有关专业的同学们学习、掌握唯物史观做出我们的努力。
课程简介 本课程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重点讲述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理论观点,学习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把握,基本掌握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论和认识论,为正确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在基本完成世界通史...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
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
唯物史观怎样指导历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偏颇,应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
关于唯物史观理解上的几种偏颇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的人”
什么是规律
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客观限定性、主体能动性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
社会发展及其与自然地理条件关系的变化
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探索中的进展和困惑
“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
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看历史动力
怎样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发展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
技术性方法及其内在矛盾
导向性方法及其与技术性方法的相异与互补
什么是史料
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史料的鉴别
史事的考证
比较史学方法
计量史学方法
口述史学方法
心理史学方法
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
坚持唯物史观的史学认识论
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认识对象的异同
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认识对象的异同
一切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
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的关系
7-04-015441-2
庞卓恒 李学智 吴英
978-7-04-026776-1
本书编写组
理论课
专业课
34.0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
历史学 世界史
2056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