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申请人自2003年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后,主讲了《金属工艺学》和《工程材料》等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指导了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机械制造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工作,年均本科生教学工作量500学时以上、授课的本科生年均超2000名。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探索创新性研究思维培养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同时积极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工作。作为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2008-2009年参与《金属工艺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并于2009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司函[2009] 141号),个人排名第4。同时,还是湖北省精品课程《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工程实训》的骨干教师。参编了《金属工艺学》和《工程材料》等中文教材。作为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还承担指导硕士研究生和作为合作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工作。申请人已培养了十名并正在指导六名硕士研究生、两名博士研究生,作为合作导师正在指导5名博士研究生的相关研究工作。在严格指导和科学管理学生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指导的研究生均取得较好的科研成绩,先后发表了数十篇SCI论文,其中杨华(2008年)、王盛(2010年)、彭美超(2012年)等研究生获校级优秀论文收录奖,祝志伟(2012年)研究生获校级科研之星称号,王莽(2012年)获研究生学术活动先进个人,徐增师(2012年)获研究生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申请人注重本科生毕业设计以及大学生自主创新、独立科研和技术转化能力的培养,协助指导本科生参加湖北省机械创新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申请人注重对年青博士教师的培养,组建了科研和教学团队,指导的年青教师已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参与了《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工程实训》教学大纲编制和修改工作,并积极参加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和申报等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武汉市晨光计划、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技术骨干参加国家863高技术、湖北省科技攻关、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武汉市晨光计划、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等项。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科研论文50余篇,SCI收录40余篇。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项。担任多个国内外专业期刊的审稿人,如:《Tribol. Int.》、《J. Hazard. Mater.》、《J. Solid State Chem.》、《Mater. Chem. Phys.》、《J. Alloys Comp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