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教师简介

男,汉族,中共党员。祖籍浙江省嘉善县,1945。12。生于上海市青浦区。

196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78-81年,先后师从复旦大学王邦佐教授、天津师大徐大同教授等研修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学说史。

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专家;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中国(大陆)恢复政治学、行政学学科后的第一批政治学、行政学研究者之一,长期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及西方政治学说史的教学与研究。

1984年率先于全国高校开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长期开展课程改革与探索。逐渐形成三个层次的“12字教学理念”,即:“夯实基础,操练思维,感受实际”(本科生);“拓展基础,操练思维,学会研究”(硕士生);“依托基础,操练思维,潜心学术”(博士生)。认定“大学课堂乃理性思考之场所、理论探索之平台”,“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读思写谈,文科不难”。长期坚持开展与学生的课外“聊学”,即聊天般地谈学,谈学习,谈学问,谈学术。多次获复旦大学教学奖。先后主持复旦大学重点建设课程、创名牌课程建设及研讨型课程各一项。所主持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先后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与国家精品课程。连续两次被评为“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名师“,连续三次被评为“我们心中的好老师”。曾被列入复旦大学师资建设“百人工程”。2007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所主持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探索课题,于2009年获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所主编出版的国内第一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修订本,先后获一项上海市,二项全国高等教学优秀教材二等奖。学术研究方面,曾获多项省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或优秀论文奖。被学界称为“是国内最早开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研究,并在这个领域一直深入钻研,取得丰硕成果,国内外已有一定影响的学者。”(见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王邦佐教授199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一书所作之序,第7页),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的“典型代表”(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中国政法大学陈红太教授《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第77页)。

社会兼职

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教学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干部培训客座教授、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专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MPA兼职教授、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顾问教授、上海市法治研究会顾问专家组专家、上海市法治讲师团高级讲师、上海市工运理论研究会专家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参政党理论研究点特聘专家 ,等。

开设课程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本科生,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2、西方政治学说史 (本科生)

3、行政实务与行政案例(本科生)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研究(硕士生)

5、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专题研究(硕士生)

6、中国政府管理制度(MPA)

7、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博士生)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博士生)

出版著作

1、国内第一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90版),被政治学界誉为“零的突破”,被学界分别列为建国以来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被许多高校(党校)相关专业选为教材或考研参考书。其确立的基本框架与体系被后来同领域的研究者所认可与沿用。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在港澳台及国外受到学界重视。不少学者因此书而与作者建立学术联系。在美国、日本,许多重点高校图书馆收藏此书。

2、《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 西方政治学名著释评》(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0版)。

3、全国高教自学考试统编教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90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4、《当代中国行政》(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93版),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支助项目。

5、港澳台地区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主笔,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95版),被誉为96年香港地区政治类畅销书,被前港英政府选为公务员培训用书。

6、《西方政治学说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99版)。

7、复旦大学重点教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99版),被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电大等许多高校选为教材或考研参考书,已29次印刷近29万册,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被韩国翻译为韩文出版。

8、全国庆祝国庆50周年百部重点献礼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99版、05修订版),《政治学研究》、《复旦学报》等发文誉之为本领域的“一部力作”。

9、《权力与制约:地方人大监督体制研究》(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03年版)。与其他著述一起作为丛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此外,还参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概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政治卷》、《邓小平政治思想研究》、《中国概况》、《外国学术名著精华辞典》、《社会科学40年争鸣大观.政法卷》、《社会主义辞典》、《政治学辞典》、《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等10余部著作、教材与工具书。

发表理论文章

在《政治学研究》、《复旦学报》、《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学习时报》、《浙江学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获省部级奖,有的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有的被译为外文收入国外相关学术论文集。 

主要有:

冷战后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之互动--以中国为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与“国际通则”

关于“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

中国政治现代化:面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立法权限的扩散呼唤立法监督的强化

充分开发我国政党制度中党际“互相监督”的政治资源

直选乡长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一次探索

21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民主发展:须适应世情、国情与区情

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

我国选举制度改革端倪初现

有关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机构改革的“力学分析”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元首制

党内监督:应从条例走向实效

八二宪法与人大制度

修改宪法与完善政治制度

重视研究价值 提倡学术争鸣--关于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

原著为据 主题为经 政观为纬--徐大同先生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之方法论与基本学术观点初探

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

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政党制度的类型归属与理论概括

应兼顾“数量公平”与“比值公平”

现代政治文明视角下的法治

关注经济改革走向

转变职能:政府政绩考核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

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呼唤工会的维权与民主功能

人大代表聘请助手值得提倡

强化“角色”意识

政党和谐与社会和谐

“政治发展”的概念不宜用吗

有关“协商民主”的三个关系

试论现有政治实体与新阶层的对接

农村基层民主:由村向乡镇的提升

用足人大制度的制度优势

用足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功能

人大“一院双层”结构的有效拓展

试论阻断“公权”与“私欲“的勾连,

郑重建议按原文出版领袖著作, 

依据 蓝图 原则:重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论民主视野中的我国选举法修改 

 

秘密写票点的价值及其实现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和拓展政协制度渠道,

 

街道办事处改革的方向,等等。 

 

课题研究

受有关方面的委托,主持完成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其中有的获省部级奖项,有的已公开出版,有的呈报中央或市有关领导部门,作为决策咨询报告。

现正主持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五卷本)的研究。

学术活动

多年来应邀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西、河南、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等地的高校、干部学院、党校及党政机关、企业作理论讲座数百场。

曾多次应邀出席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曾应邀在香港大学、岭南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发表学术讲演或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并访问与考察香港廉政公署。

曾多次应邀赴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创价大学、一桥大学、关西大学、独协大学及东京学社等处发表学术讲演或进行合作研究,并考察日本国会及地方议会。

曾在日本关西大学任交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