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教师简介

杨春时(1948——)美学与文艺学专家。黑龙江哈尔滨人。19798月考入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8月分配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破格)、研究员(破格)。19952月调海南师范学院任教授。199812月调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授,现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劳动人事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兼任第九届、第十届、十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从事美学、文艺学及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参与“文学主体性论争”,作为有代表性的人物崭露头角。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发起“超越实践美学”、“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文学、美学主体间性问题”等多次重大学术讨论,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中国美学、文艺学的现代转型。特别是“超越实践美学”讨论成为建国以来第三次美学大讨论,这场持续至今的学术讨论中产生了当代中国主要美学流派“后实践美学”,杨春时也成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作有:《审美意识系统》(花城1986)、《系统美学》(中国文联1987)、《艺术符号与解释》(人民文学1989)、《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1990)、《人文综论》(黑龙江教育1991)、《艺术文化学》(长春1992)、《生存与超越》(广西师范大学1998)、《百年文心——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黑龙江教育2000)、《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国际文化2002)、《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厦门大学2002)、《文学概论》(人民文学2002)、《美学》(高等教育2004)、《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大学2008)《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2008年);《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发表论文近300余篇,其中多篇引起争鸣,产生重大反响,十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承担或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多项,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主讲国家精品课程《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