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师简介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美国佛蒙特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中学生物理竞委办公室主任、省竞赛代表队领队与主教练(2002至2009年,多次培训并领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参赛选手获得11枚国际奥赛金牌)
1986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武汉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武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6年7月开始任教,1993年6月晋升讲师,1998年11月晋升副教授。
教学方面,正开设的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学》、《电动力学》及通识性全校公选课——《相对论》。
研究方向为
1、非线性可积方程与孤子理论
2、场论(电磁场与光电子技术)
迄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进入SCI索引学术论文4篇,进入EI索引学术论文3篇,进入国际会议索引(ISTP)的学术论文6篇;
其它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篇,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代表作:
1,发表于SPIE主办之《Optical Engineering》1994年第九期上的一篇论文《Equal Inclination Interference Principles in a Rectangular Cavity and in an Isosceles Wedge》。该文论述作者发现的两种等倾干涉结构并阐述了其干涉规律,获1996年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当年光学学会一等奖空缺)。
2、2007年发表于J.Phys.A:Math.Theor.40 (2007)13607~13623.  (IOP Publishing)的《An N-soliton Solution to the DNLS Equation Based on Revised Inverse Scattering Transform》一文(进入SCI索引),给出了导数薛定谔非线性方程的N孤子精确解及其渐进行为的分析,展示了作者在处理非线性可积方程及矩阵运算与渐进行为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3、发表于国际PIER杂志(《电磁场研究进展》)上的4篇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电矩张量和带电体在磁场中的矩阵形式的转动方程,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PIER杂志2007年的影响因子为3.32;J. Electromagn. Waves and Appl, 2007年 的影响因子为1.8。)
出版教材《电动力学》(副主编)
出版文学专著——自选诗集《行吟者》。
科研项目有:
横、纵向项目
1、《有机薄膜全息成像技术咨询 》
2、《输电导线与电极噪声计算分析及程序》
3、《单/双帧薄膜光学成像技术》
4、参与了横向项目:《射频技术应用于残缺字符的模糊识别》,排序第二
5、参与了纵向项目:《瞬子效应对强子衰变几率的贡献》,排序第二
教研项目:
1、《基于力电模拟及流电模拟的若干设计性物理实验》。
2、通识性选修课《相对论》课程及其教材的建设。
参加过的培训,进修,及学术交流活动:
1995-5 参加了由赵凯华主持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新概念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任班长
2004-11 应邀参加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的“粒子物理新进展”研讨会
2005-4 应邀参加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的“非微扰QCD相关的若干问题”研讨会
2005-7 应邀参加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的“高能物理新进展”研讨会
2007-3 应邀参加了PIERS 2007(国际电磁场研究进展论坛)国际会议并以英文作大会论文宣读
2007-8 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
2007-10 应邀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第三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
2008-6 应邀参加了在宁波举办的全国高校数学物理教学研讨会
2008-11 应邀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
2009-3 应邀参加PIERS 2009(国际电磁场研究进展)国际会议,有2篇英文论文以英文作大会论文宣读。
2011-9 应邀参加PIERS 2009(国际电磁场研究进展论坛)国际会议,并以英文作大会论文宣读。
2011-12 应邀参加了Ciseng 2011(国际智能计算及软件工程会议)并以英文作大会论文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