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教师简介

课程主持人 施大宁 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7 年至 1998 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作访问研究; 2000 年在香港大学作访问学者。 2004 年在美国依利诺依斯大学学习。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凝聚态理论研究领域发表研究论文 80 余篇,部分论文被国外学者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多次引用 500 余次。参与完成的研究课题“轨道简并强关联自旋系统的 SU(4) 理论”,于 200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0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教学方面,主讲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开设文理交融的“物理与艺术”课程,并撰写了《物理与艺术》一书(科学出版社),受到广泛赞誉,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物理与艺术”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1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教学出国一等奖。

 

个人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6月;苏州大学物理系本科生;
1984年9月-1986年6月;淮阴师范学院物理系助教;
1986年9月-1989年6月;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1989年6月-2004年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其间:1997年9月-1998年10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1996年9月-1999年2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在职博士生;
2000年7月-2001年1月:香港大学物理系访问研究员;
2004年1月-2004年6月:美国依利诺利斯大学访问学者 

在研项目

[1]               低维纳米材料的结构优化和整体物理性质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2008年,主持完成。

[2]               新奇结构金属纳米线的力学稳定性、微结构演化中张力效应和整体力电耦合性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2010,主持完成。

[3]                纳米物理力学20062008年,主要成员(排名第3)。

 
教学情况
[1]    物理与艺术:   公共课,5届,每年24学时,平均每年约300人

[2]    大学物理:     基础课,5届,每年120学时,平均每年约120人
 
获奖情况
(1)2011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
  (3)2006年获“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4)2004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5)2003年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6)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优秀教师;
  (7)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8)200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9)1997年被授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0)1995年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论文著作
 
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他人引用500余次,单篇150余次。

[1]               Qi JS/Shi DN“Strain-Engineering of Band Gaps in Piezoelectric Boron Nitride Nanoribbons” Nano Letters 12(美国《纳米快报》),12242012

[2]               Xi KT/Shi DN, “Phase separation of a two-component dipola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the quasi-one-dimensional regime” Phys. Rev A84(美国《物理评论》), 013619(2011)

[3]               Zhu JW, Shi DN, Zhao JJ, “Coupled effects of size and uniaxial force on phase transitions in copper nanowires” Nanotechnology 21(英国《纳米技术》),185703 (2010)

[4]               Jia JM, Shi DN, Wang BL ,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silver nanowires from atomistic simulations” Phys. Rev B76(美国《物理评论》), 165420(2007)

[5]               Tian L/Shi DN, “Universal Scaling Behavior of Clustering Coefficient Induced by Deactivation Mechanism”, Phys. Rev E74(美国《物理评论》), 04610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