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教师简介

        19847月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岩矿专业,1991年获岩石专业硕士学位,1991-1998年在原长春科技大学任教,1998年获矿床学理学博士学位,19989-20013月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做博士后流动,200410月-200510月在东京大学理学部地震地球化学实验室做客座研究员(普访一年),现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2项,省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10项之多,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专著1部,第一作者和联系人身份撰写论文40余篇,有2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

   长期从事大陆内生金属成矿理论与资源潜力研究,2008年至2011年期间主要潜心研究吉黑东部山区斑岩-浅成热液铜金矿床的成矿过程、成矿模式研究,在发表的22篇论文中有15篇论文直接相关;将该区斑岩-浅成热液铜金矿床划分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富金类斑岩型铜矿床、浅成中(高)温热液高硫化型金铜矿床、浅成中温热液中硫化型铜金矿床和浅成低温低硫化型金矿床五种成因类型,并确定中国东北部陆缘有五个成矿阶段,分别是沙海阶 (123-117Ma)、阜新阶(117-113 Ma)、孙家湾阶(113-108Ma)、泉头阶(108-96Ma)和青山口阶(期)(96-92Ma);建立了适于该区的斑岩-浅成热液铜金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模式,指出了该区有壳幔岩浆混合与结晶和幔源岩浆与地壳物质混染两种重要成矿过程,并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与资源预测模型,其部分成果已公开发表在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矿床地质、矿物岩石、地学前缘和2012年的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等期刊上,必将推动了该领域研究,服务于找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