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教师简介

    陈能松,男,1956年9月出生,广西南宁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岩石学教授。1982 年 2 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专修岩石、矿物及地球化学专业;同年到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学系岩石教研室任教, 1997 年调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区域地质调查所副总工程师。 1995 年 6 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岩石学理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主要从事地质学特别是变质岩岩石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他人合著教材《典型岩石结构分析》, 1995 年地学院教学工作特等奖。

    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造山带的变质作用过程与构造演化动力学这一固体地球科学前沿课题,探索中国主要克拉通的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和构造演化史及其与古大陆演化关系,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矿产部重大攻关项目和其它项目 14 项。 1984年-1990 年期间对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秦岭岩群的变质作用地球动力学进行研究 ; 1991-1996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含重大 ) 项目资助下,对北秦岭和大别造山带的区域变质岩及其变质作用期次和变质地球动力学进行研究 ; 1996 年起参加地质矿产部第二代填图项目,任 1:25 万冬给措纳湖( I47C001002 )非史密斯填图与方法研究课题主任工程师,着重研究东昆仑造山带变质地层基本构成、基底性质与演化、变质地球动力学等。2000年至今,在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重点科技项目的持续资助下,对夹于塔里木陆块和华北陆块之间的全吉微陆块基底的正、副片麻岩系和镁铁质岩墙群开展了包括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和构造演化研究,揭示该微陆块在早元古代的变质作用期次及其与华北、扬子克拉通联结和全球Columbia超大陆汇聚过程的变质作用响应。目前正将相关研究拓展到中-新元古代,以深化理解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与裂解事件在我国中西部的具体表现。1996年以来长期与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和美国Michgan大学地质科学系开展科学合作研究。 1984 年以来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Gondwana Research》、《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和国内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多次受邀为《Gondwana Research》、《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和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岩石学报》等多家期刊审稿,1993 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 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