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师简介

   张洪江,男,汉族,1955年生,河北省易县人。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水土保持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校工作期间,师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关君蔚先生和中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礼先先生,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于1988年和1996年分获农学硕士和农学博士学位。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赴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研修“治山设计”等;2000年8月至2001 年2月受中国工程院派遣赴瑞典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合作研究。1999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起任博士生导师。荣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97年,被北京林业大学选拔为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与流域治理分会秘书组副组长、中国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理事、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国家林业局“高等学校林科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委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评议专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还被聘为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估中心常聘专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评审专家等。
    张洪江教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及其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防护林建设等。为大学本科生讲授的课程主要有“水土保持原理及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原理”、“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概论”、“水土流失调查及其评价”、“地貌学”、“滑坡及泥石流防治”和“水土保持学”等。为研究生讲授的课程主要有“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学”、“水土保持原理”和“土壤侵蚀动力学”。曾执笔参加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水土保持学》和《水土保持原理》(副主编)的编写;主编高等院校“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土壤侵蚀原理》(第1版和第2版)。主要专著有《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优先流及其模拟》、《重庆四面山森林植物群落及其土壤保持与水文生态功能》、《公路水土保持》、《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系统热量、物质运移综合模型理论与实践》、《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土壤流失特性及其系统动力学仿真》和《山地防护林水土保持水文生态效益及其信息系统》等,参加编写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林学卷。已在国内外科技刊物发表论文和译文180余篇,其中7篇被收录,2篇被SCI收录,6篇被ISTP收录。
曾获林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2次、四川省科技进步3等奖1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1次、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1次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1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1等奖1次、中国林学会梁希林业科学技术2等奖1次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科技进步奖2等奖1次,并获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1次和课堂教学优秀奖1次。
    为本科生主讲的“土壤侵蚀原理”课程分别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主编的《土壤侵蚀原理》双语教材和《土壤侵蚀原理》(第2版)先后分别被评为北京市级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地区林地坡面管流特性研究”、“长江三峡库区优先流对地表径流过程的影响”和“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优先流运动机理研究”等,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长江中上游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水文生态效益信息系统研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长江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工程营建技术研究与开发”、“十五”重点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库区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三峡库区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型植被建设技术试验示范”和“地埂+植物篱结构和功能”、国家“948”项目“森林系统水文生态效益监测与模拟技术引进”、国家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长江三峡库区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技术示范”的研究等。中国工程院项目“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项目“森林小流域经营管理的生态技术与措施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调节机制的研究”等研究;曾在山西吉县、宁夏西吉等黄土高原地区参加过有关水土流失规律、土壤侵蚀与预报模型、植被抗旱机理和植被建设研究的多项科研项目。曾主持并完成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长江流域水沙产输及其与环境变化耦合机理。(2003CB415200)”中的“坡面和小流域产水产沙模型(2003CB415202-3)”专题。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教育部、北京市和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