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师简介

      王宁,女,1936年7月出生,浙江海宁人。曾任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学考试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文字训诂学、汉语词源学、辞书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与主编教材、丛书20余种,发表语言学、文字学论文及文艺评论文章200多篇,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训诂学方面,1985年,她与老师陆宗达先生合写了《训诂方法论》和提供训诂方法综合运用实例的《古汉语词义答问》,率先提出“训诂方法科学化”的主张,第一次对传统训诂学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这三种主要训诂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明确了使用这些方法的操作程序,使缺乏理论原理、艰深难学的训诂学变得易于理解和便于应用,为训诂学走向现代起到了导引作用。之后20年,她清理了训诂学的术语,阐发了训诂学的理论原理,将训诂学的分支汉语词源学建设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应用训诂学之外,创立了自成一家的理论训诂学,出版了专著《训诂学原理》。本世纪以来,她在开掘古代训诂学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训诂学的汉语词汇语义学”,使训诂学进一步与现代语言科学接轨。
  在文字学方面,她继承章黄和陆宗达先生《说文学》的成就,对《说文解字》一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并吸收了当代系统论的方法,从《说文解字》中发掘出“小篆构形系统”,并由此创建了以描写为主的“汉字构形学”,又吸收了启功先生关于汉字书写的主张,创建了“汉字字体学”。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她运用这两门现代的汉字学基础理论,她把汉字的整理与研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启动了数字化《说文》学、碑刻典藏与楷书实用文字整理、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等大型数据库的项目,实现了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的手段更新和学科的文理交叉。
  21世纪以来,她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有突出的贡献,是已经发布的《中文信息处理用GB.13000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常用汉字部件规范》的第一列研制人,《规范汉字表》研制的专家组和研制组组长。先后主持了国家及部委项目145,其中重点与重大项目6项。
  1996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1997年“汉语文字学学科建设与博士生培养”项目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曾宪梓高等师范教育三等奖。1998年专著《训诂与训诂学》获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项目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专著《〈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获全国普通高校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2003年获北京市名师。2004年主讲古代汉语获北京市精品课程,2006年提升为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指导博士论文获百篇优秀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