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师简介

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005—2011年公共管理国际会议主席,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常务理事、四川省行政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德育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文化学会会长、四川省教育人才学会副会长;是四川省政府特聘专家、成都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专家、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编委会主任。

         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教学改革论著累计获奖19项;国家级精品课程三门,省级精品课程一门;是全国MPA百名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等20余项荣誉称号,是省内知名学者和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电子政务和行政管理创新、公共组织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地方政府治理和应急管理。近五年来主持6项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级课题。多次受邀国际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公开发表论文186篇,其中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20篇,50篇被权威检索机构(ISSHP/ISTP和EI)全文检索,出版专著、教材18部,累计785万字,其中六部英文专著被ISTP/ISSHP全文检索。

名师心得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要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懂得教育规律,言传身教,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和此生的最大追求。

        大学是塑造一个人思维的重要时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完善主要是在大学阶段。作为电子科技大学这样一所典型工科院校的教师,从教近30年以来,我深刻认识到:工科主要培养人的形式逻辑,需要以踏实细致的态度来面对具体的科学技术;人文学科主要培养人的抽象逻辑,意在使人的思维全局化。科学大师和工匠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师能够以一个明确的目的驾驭自己所利用的手段,而工匠不过是在进行重复的机械劳动而已。从事科学,首先应当明白的是我们从事科学做什么?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有了人文科学全局化的思维导向,才能使工作走入手段服从目的,目的决定手段的正轨。

        大学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又是文化科学的创造者,其奥秘就在于一个成功的教师总是授之以“渔”而非“鱼”,要授以学生治学之方、使学生获得治学之魂,才能使学生掌握自主揭开一切奥秘的钥匙,终生受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应致力于使学生在大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优雅环境中、在大学充满人文理性的博雅文化中,修身养性,纯洁灵魂,塑造良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