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教师简介

王勤燕,博士,教授
2009年12月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1993年7月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矿物学硕士学位。
1993年7月-2001年7月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从事电子显微分析与教学研究。2001年7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从事矿物学教学与研究。2005年2月-2006年4月先后在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Canada 和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作访问研究。
2000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5月晋升为教授。
教学方面:1)主讲本科生课程结晶学及矿物学(80学时)、岩矿测试技术(40学时)和晶体化学(30学时);2) 主讲研究生学位课程“成因矿物学”(40学时);3)北戴河和周口店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授课本科生涉及资源学院、地球科学院、材化学院和珠宝学院。
科研方面:近年来主要从事变质岩矿物学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早前寒武纪地质体中特征变质矿物的成因演化与微区年代学研究。
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Wang Qinyan, Pan Yuanming, Chen Nengsong, Li Xiaoyan, Chen Haihong. Proterozoic Polymetamorphism in the Quanji Block, northwestern China: Evidence from microtexture, garnet compositions and monazite CHIME ages.  Journal of Asia Earth Science, 2009, 34(5):686-698.  
Wang Qinyan, Chen Nengsong, Li Xiaoyan, Hao Shuang,Chen Haihong. LA-ICPMS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s on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early Paleoproterozoic Dakendaban Group in the Quanji Block, NW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53(18):2849-2858.    
王勤燕 陈能松 李晓彦 郝爽 陈海红.全吉地块基底达肯大坂岩群和热事件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 科学通报,2008,53(14):1693-1701.

王勤燕 陈能松 潘元明. 数据不协调时独居石EPMA CHIME 定年计算方法的改进.岩石学报,2007,23(4):855-860.  
王勤燕 陈能松 刘惠芳 郑曙. 德令哈地区变质表壳岩中石榴石核-幔-边结构的EPMA研究. 电子显微学报,2006,25(增刊):307-308.
编写教材: 《结晶学及矿物学(第2版)》,第三作者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塔东全吉克拉通残片元古代三期区域变质作用事件研究与超大陆演化(NSFC 41072044)”(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华北下地壳增生与再造过程研究(KP-NSFC 41130315)” (子课题负责人)
3.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柴北全吉地块基底表壳岩系独居石的成因矿物学及其对早期地壳演化的启示(No.GPMR200911)”(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欧龙布鲁克微克拉通基底混合岩的Hf-Pb-O同位素特征及对地壳演化的约束(NSFC 40772041)”  (主要参加人)
5. 教育部科技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柴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基底带状石榴石年龄测定和重大变质年代约束(No.20050491506)” (主要参加人)
6. 教育部科技项目重点项目“柴北前寒武纪基底群的变质地质学与构造属性研究 (No.104039)”                         (主要参加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东昆仑山深变质岩三类结构域原位测年与变质年代学格架(NSFC40272030)” (主要参加人)
8.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前震旦纪德令哈杂岩变质岩系含Th-U-Pb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测年研究 (No.GPMR0510)”(负责人)
9. 国家其它部委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测井资料标准物性剖面建立与研究(立项号No. 2004064008)   (主要参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