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教师简介

姚颖垠 198031日出生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一、简历

1997.09-2001.07              中国农业大学                学士

2001.09-2005.07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

2005.08-2006.02              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  访问学者

2005.09-2007.12              中国农业大学                讲师

2007.12-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2009.10-2011.09            美国佐治亚大学              访问学者

二、主要研究经历

姚颖垠博士一直主要从事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在小麦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及表观遗传调控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自2005以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共9项,到位科研经费952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在Genome BiologyPlos One, BMC Plant BiologyPlant Mol. Bio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8篇,第一作者(包括同等贡献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为12篇。论文被他引200余次,单篇他引最高85次。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十一完成人),2011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九完成人)。主要研究领域:

1.小麦物种特异及逆境响应的小分子RNA高通量克隆: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小麦小分子RNA的高通量克隆,鉴定了小麦物种特异的miRNA及其调控靶基因,鉴定出小麦中对热胁迫等逆境响应的miRNAsiRNA;发现参与生长素代谢途径调控的miRNA以及一些非编码长片段RNA参与对白粉菌侵染的响应。发现miR159通过负向调控目标基因TaGAMYB,影响花药发育以及小麦对高温胁迫的响应。这些研究结果对解析非编码RNA在小麦生长发育以及逆境响应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小麦根系杂种优势形成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克隆小麦强优势组合中重要杂种优势相关侯选基因 同时建立了首个小麦苗期根系蛋白质表达谱;证实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关系。重点开展了杂种和亲本根系中差异表达miRNA的克隆和鉴定,采用转基因方法,明确了差异表达miRNA与侧根性状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从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谱、基因结构、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等这样一个网络上揭示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对杂种优势分子机理解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