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男,1956年5月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82年起在长春地质学院社会科学系任助教、讲师
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7至1997年在长春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从事教学工作,任副教授、教授
200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科学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2年调入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科学技术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大连市自然辩证法协会常务理事
大连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会理事
大连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技术哲学
主要研究课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处理的矛盾,2005年辽宁省课题,主持人.
2.和谐社会需要处理的社会矛盾,2007年辽宁省课题,主持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2008年度辽宁省社科联一般项目,主持人.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研究,2011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主持人.
主要研究成果:
(代表性著作)
1.《时代精神与和谐社会》,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主编.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新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主编.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全程导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主编.
(代表性论文)
1.“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元理论的困境及出路”,《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科学理论发展模式的理性反思”,《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3.“从技术的双重属性看克隆技术”,《辽宁师范大学学》,2003(6).
4.“引进技术开发与自创技术开发”,《北方论丛》,2003(2).
5.“科学哲学中实在论与工具论之争”,《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6.“安乐死与中国的生死观”,《东北师范大学文科学报》,2003(5).
7.“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甘肃农业》,2006(2).
8. “马克思科学实践概念形成的意义”,《大学时代》,2006(7).
9.“正义内涵的历史界定”,《知识与创新》,2007(1).
10.“析杜维明的‘儒家解释学’”(第二作者),《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
1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第二作者),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12.“论弗洛姆的自由观”(第二作者),《辽宁大学学报》,2009(4).
13.“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与现实困境”
14.“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分析”(第二作者),《文化学刊》,2010(2).
胡光 第二作者
15.“《现代科技革命与伦理》评介”,《学习与研究》2011(6).
1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a Harmonious Society,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生态文明——传统.现代.建设性后现代的多维审视国际论坛论文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版
主要获奖情况
1.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良奖,2003年12月.
2.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元理论的困境及其出路,大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优秀奖,2005年3月。
3.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良奖,2006年12月.
4.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08年1月.
5.“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升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奖)第四名,2008年4月.
6.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辽宁省哲学学会2007-2008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8年7月.
7.弗洛姆人学思想探析,辽宁省哲学学会2008-2009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9年9月.
8.论“普世价值”的内在矛盾,辽宁省哲学学会2010-2011年优秀论文二等奖,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