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师简介

匡海学教授,男,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药学科和中药学一级博士授权学科中药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药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药典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审评专家、国家中医药科技攻关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学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2010年获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从1979年开始,匡海学教授一直从事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中药性味理论和中药创新药物研究工作。在中药性味理论方面,构建了新的中药药性研究方法与模式,首次基本阐明了中药性味的本质及性与味的关系。突破了传统"一药一性"的中药性味理论,创造性提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并通过国家973计划课题研究证实了该假说的客观性。探索出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的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新方法,凝炼了一组与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相关的新概念,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的寒性、热性预测模型,充实和完善了中药寒热温凉药性归属的评价方法,构建出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新模式。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立适于中药复杂体系与特点的、能对药性与药味等科学内涵进行解析的有效途径及方法这一科学问题,不仅适用于单性味中药,更适用于复合药味中药的性味研究,也可用于中药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其他中药药性的研究。
       匡海学教授从事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中药创新药物研究近30年,在这一研究方向上,承担并完成国家及部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且取得了一大批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从人参、黄芪叶、刺枚果、辽东楤木叶、东风菜、洋金花、银线草、类叶牡丹、接骨木等40余种中药中分离中共分离鉴定1200余种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约170种,结合药理学研究,阐明了这些中药功效的科学内涵,并发现一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天然产物。多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发表论文216篇,其中SCI论文61篇(第一及通讯作者43篇)。
        匡海学教授坚持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和借鉴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开展中药现代研究,创新中医药学术。在国内首先提出“中药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和与之相应的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新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实践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这一新的理论假说和研究方法对创新中药药性理论,创建新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平台具有重要的价值。该研究已经获得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项目资助。匡海学教授还进行中药新资源与新药的研究开发等研究工作,先后研究开发了5种新药,并获得重要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经济效益。2001年以来,获得的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1项。
        匡海学教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也获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已经培养出硕士生109名,博士生26名,并正在指导50余名研究生分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学科研成果“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2003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等中医药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2011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医药类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培养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13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匡海学教授为带头人的《中药化学教学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药化学》课程组相继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在专业教学上,其水平和成就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公认,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化学》的主编,并于200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教材奖二等奖。同时,又被确定为“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研究生规划教材《中药化学专论》的主编。指导的2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2008年度和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的3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