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11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6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留校从事发酵与生物制药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华东化工学院抗生素教研组教师,化学合成制药教研组主任,校办制药厂厂长、总工程师,生化工程教研组主任,生化工程研究所所长,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委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模型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理事。

张嗣良教授长期从事轻工食品和微生物药物等发酵产品的生物代谢及工业生产研究, "六五""十五"攻关期间,主持谷氨酸与青霉素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课题研究,提出以代谢流分析为核心的发酵工程学观点,解决了过程优化与放大关键技术,在华北制药集团青霉素发酵、西安利君制药集团红霉素发酵、采用远程网络过程诊断的金霉素发酵以及基因工程菌表达人血清白蛋白、植酸酶等过程中应用,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近年来,以多尺度观点对发酵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基因、细胞、反应器不同尺度网络状态拓扑结构的互动关系,并在新一代食品添加剂的原料鸟苷发酵生产中应用,取得重要突破。提出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形成重要专著《多尺度微生物过程优化》,并受邀在国际著名年刊Adv Biochem Eng/Biotech专集中撰写专著。在装备技术上,研究解决了代谢流测量与大容量计算机相结合的发酵中试系统及高性能大型发酵罐制造技术,促进了我国生物反应器装备技术的现代化改造。

上述有关成果于1997年、2002年、2004年三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六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被授予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鉴于对发酵技术的贡献,2004年被授予中国医药科学奖,同年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