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

国家级

岩石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被变形而形成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在空间上具有怎样的形态?如何表述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经历了怎样的形成过程?什么力导致地质构造的形成?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就是构造解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掌握构造解析的基本方法。构造地质学将带你认识充满活力的地壳和岩石圈!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面向地质类各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计划学时54学时。 地质构造是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时所形成的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地质构造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地质构造的几何学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地质构造的空间产出形态是什么样的?②如何表述地质...

教学单元
  • 第1章 绪论
    • 01-01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质学

    • 01-02

      构造尺度与构造层次的概念

    • 01-03

      构造解析的思想和方法

    • 01-04

      学习构造地质学的意义

  • 第2章 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 02-01

      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与底面

    • 02-02

      倾斜岩层与直线的产状要素

    • 02-03

      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

    • 02-04

      地层的接触关系

    • 02-05

      沉积岩中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 02-06

      岩浆岩中的原生构造

  • 第3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 03-01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的概念

    • 03-02

      主应力、主方向和主平面的概念与应力状态

    • 03-03

      应力莫尔圆的概念与特点

    • 03-04

      应力场、应力轨迹与应力集中

  • 第4章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 04-01

      变形、位移和应变的概念

    • 04-02

      旋转应变与非旋转应变

    • 04-03

      递进变形、全量应变与增量应变

    • 04-04

      岩石的变形阶段

    • 04-05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外部因素

  • 第5章 劈理、节理和线理
    • 05-01

      劈理

    • 05-02

      节理

    • 05-03

      线理

  • 第6章 褶皱
    • 06-01

      褶皱要素

    • 06-02

      褶皱的形态

    • 06-03

      褶皱分类

    • 06-04

      几种特殊类型的褶皱——同沉积褶皱和底辟构造

    • 06-05

      褶皱的组合形式

    • 06-06

      褶皱的形成机制

    • 06-07

      叠加褶皱

    • 06-08

      褶皱作用的时间

  • 第7章 断层概述
    • 07-01

      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要素

    • 07-02

      断层的类型及其应力环境

    • 07-03

      同沉积断层

    • 07-04

      断层的识别标志

    • 07-05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判定

  • 第8章 伸展构造
    • 08-01

      伸展构造的表现形式

    • 08-02

      大陆伸展构造模式

    • 08-03

      造山期后伸展作用的机制与表现

    • 08-04

      构造反转

  • 第9章 逆冲推覆构造
    • 09-01

      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结构

    • 09-02

      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

    • 09-03

      逆冲推覆的驱动机制

    • 09-04

      逆冲推覆与重力滑覆的区别

  • 第10章 走向滑动断层
    • 10-01

      左行走滑断层与右行走滑断层

    • 10-02

      走滑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 10-03

      走滑断层的形成环境

    • 10-04

      一种特殊的走滑断层——转换断层

  • 第11章 韧性剪切带
    • 11-01

      剪切带与韧性剪切带的概念

    • 11-02

      韧性剪切带的特点

    • 11-03

      糜棱岩的特点

    • 11-04

      韧性剪切带运动方向的判别标志

  • 第12章 室内实习与课间野外实习
    • 12-01

      实习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读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地质图

    • 12-02

      实习2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 12-03

      实习3 用赤平投影换算岩层产状

    • 12-04

      实习4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 12-05

      实习5 极射赤平投影应用

    • 12-06

      实习6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 12-07

      实习7 编绘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 12-08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 12-09

      实习9和实习10 分析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和构造地质学综合分析——灵活掌握并运用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

    • 12-10

      课间野外教学实习

教材
  • 主教材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ISBN:

    978-7-5625-2279-9

    主编:

    曾佐勋 樊光明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主教材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ISBN:

    978-7-5625-2238-6

    主编:

    曾佐勋 樊光明 刘强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辅助教材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ISBN:

    978-7-116-06496-6

    主编:

    李忠权 刘顺

    地质出版社
  • 辅助教材
    构造地质学
    ISBN:

    7-116-00362-2

    主编:

    徐开礼 朱志澄

    地质出版社
  • 辅助教材
    构造地质学(第二版)
    ISBN:

    978-7-116-06487-4

    主编:

    刘志宏 刘正宏 梁一鸿 徐仲元 孙加鹏

    地质出版社
  • 辅助教材
    构造地质学
    ISBN:

    978-7-116-08271-7

    主编:

    宋鸿林 张长厚 王根厚

    地质出版社
课程信息
课程类型:

理实一体课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

课程学时:

54.0

学校:

西北大学

学科门类:

理学

专业大类:

地质学类

专业类:

地质学

适用专业:

地质学 资源勘查 勘查技术与工程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 古生物学

学习人数:

30149

评论数:

94

教学团队
  • 罗金海

    课程负责人

    教授

  • 张国伟

    主讲教师

    教授

  • 于在平

    主讲教师

    教授

  • 董云鹏

    主讲教师

    教授

  • 鲁如魁

    主讲教师

    高工

  • 李玮 

    主讲教师

    教授

  • 王 彬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梁文天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孙圣思

    主讲教师

    副教授

  • 张菲菲

    主讲教师

    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