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家畜育种学》是关于家畜育种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畜牧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与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技术及畜牧业生产的有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体现了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于综合应用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繁殖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家畜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对现有畜禽遗传资源的合理保存和利用,并不断创造新的...
家畜育种学
国家级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是畜牧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与现代生物科学理论联系密切,体现了多学科渗透的特点。主要研究通过选种、培育、杂交等手段,提高家畜遗传种性。扩大和改良现有家畜品种,不断创造新的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杂种优势,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课程简介 《家畜育种学》是关于家畜育种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畜牧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与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技术及畜牧业生产的有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体现了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于综合应用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繁殖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家畜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对现有畜禽遗传资源的合理保存和利用,并不断创造新的...
家畜的起源
家畜的驯化
家畜的品种
数量性状的概念
亲属间相关分析
数量性状参数分析
掌握畜禽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目的
畜禽主要质量性状遗传
畜禽数量性状遗传
畜禽阈性状遗传
生产性能测定的原则
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主要畜禽的生产性能测定
体型外貌评定
记录系统
选择的概念
质量性状的选择
数量性状的选择
家畜选择的方法
品系培育
专门化品系培育
品种培育
杂交改良
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交亲本
杂交方式
家畜遗传多样性概述
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方法
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978-7-109-06986-2
张沅
7-109-00638-7
内蒙古农牧学院
理论课(含实验/实践)
专业课
30.0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
7059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