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面向师范院校大专生、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用于职后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旨在让所有初等教育方向的师范生及在职小学教师都具备“育人”的意识、视野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具备道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寄望此课程能够建立教书活动与育人活动的有机联结。 采取专题讲授、教育叙事、案例分享、参与互动、对话研讨等方式开展教学。为推进有效教学与实践,将组...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面向师范院校大专生、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用于职后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旨在让所有初等教育方向的师范生及在职小学教师都具备“育人”的意识、视野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具备道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寄望此课程能够建立教书活动与育人活动的有机联结。 采取专题讲授、教育叙事、案例分享、参与互动、对话研讨等方式开展教学。为推进有效教学与实践,将组...
开设本课程的背景与价值
本课程开发简介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
生命基础
生活基础
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小学生道德情感与意志的发展
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中国倡导的美德与价值观
外国倡导的美德与价值观
美德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品德评价概述
品德评价的方法(一)
品德评价的方法(二)
亲子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养成
亲子关系影响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机制
借助亲子教育促进儿童品德发展
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同伴交往影响儿童品德养成的内在机制
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的同伴关系
师生关系影响儿童品德发展
师生关系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机制
教师如何建立良性师生关系
德性课堂与道德成长
德性课堂的促进机制
小学德性课堂的构建
聚焦小学生的校园游戏
游戏活动中的德育资源
游戏活动影响小学生的品德发展
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发展品德
仪式与儿童品德养成的关系
校园仪式促进儿童品德养成的机制
仪式活动促进儿童品德养成的具体体现
传统文化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特色与机制
用传统文化进行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儿童
网络社会是儿童品德发展的“双刃剑”
让网络社会成为儿童品德养成与生命飞翔的翅膀
978-7-04-034877-4
刘慧
978-7-5041-7252-5
刘慧 刘惊铎 俞劼
7-5041-3080-X
朱小蔓等
理论课
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
46.0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
初等教育
51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