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介绍 课程由来: 本课程是化学系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从五十年代起就有化学系著名教授主讲本课程。五十年代初本课程只包括“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部分内容。到1954年增设了“物质结构”和“结晶化学”内容,分别单独设课。课程开设之初没有完整教材和讲义,以学生记笔记为主。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物理化学”采用南大傅献彩等编的《物理化学》,“物质结构”采用徐光宪编的《物质...
物理化学
国家级复旦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秉承微观指导宏观的理念,着重讲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注重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强调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在课堂教学上的呈现。课外练习是督促学生掌握巩固教学内容的必要过程,对教学内容深化和拓展方面的讨论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效途径。
物理化学课程介绍 课程由来: 本课程是化学系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从五十年代起就有化学系著名教授主讲本课程。五十年代初本课程只包括“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化学”部分内容。到1954年增设了“物质结构”和“结晶化学”内容,分别单独设课。课程开设之初没有完整教材和讲义,以学生记笔记为主。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物理化学”采用南大傅献彩等编的《物理化学》,“物质结构”采用徐光宪编的《物质...
绪论
量子论的诞生
实物粒子的运动状态--波函数及其求解
简单体系-1(势箱中粒子、简谐振子-1)
简单体系-2(简谐振子-2)
简单体系-3(刚性转子)
单电子原子薛定谔方程及其解-1
单电子原子薛定谔方程及其解-2
多电子原子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电子自旋和保里原理
原子状态和原子光谱项
原子光谱
价键理论-1
价键理论-2
分子轨道理论
双原子分子结构
第1次课内讨论课
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分子点群-1
分子点群-2
群表示理论
群论在化学中应用
期中课堂测验
饱和多原子分子结构
共轭分子结构-1
共轭分子结构-2
缺电子分子和原子簇结构
配位化合物结构-1
配位化合物结构-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分子性质的计算
分子间作用力
气体中分子间相互作用
液体中的相互作用
超分子结构化学及分子组装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1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2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第2次课内讨论课
共价晶体和其他键型晶体
实际固体
统计热力学基本概念
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统计
分子配分函数和正则系综
配分函数的计算
量子统计
热力学第一定律
焓和热容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2
焦耳-汤姆逊效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几种重要的焓变计算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引出
过程方向性的判据-熵函数
热力学第三定律
熵变的计算
吉布斯自由能和赫姆霍兹自由能
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化学势
课堂练习一
偏摩尔量
理想溶液及其性质
稀溶液及其性质
实际溶液和活度
化学反应自由能降低原理
化学反应等温式和平衡常数
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和测定
反应平衡常数的统计热力学计算
平衡常数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气、液及复杂反应条件分析
课堂练习二
相律及其推导
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第一次课堂讨论
二组分液固体系的相图
二组分气液及液液体系
第二次课堂讨论
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弯曲液体的表面现象
润湿和铺展
课堂复习
第三次课堂讨论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内容
表面性质对表面反应性能的影响
表面吸附态和表面反应机理
传递过程的基本规律
非平衡态热力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典型的复杂反应
反应机理和近似处理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动态与平衡
第一次课内讨论课
链反应
液相反应-1
液相反应-2
催化反应-1
催化反应-2
课堂练习-1
流动体系反应
光化学反应
第二次课内讨论课
双分子反应的简单碰撞理论
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1
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2
单分子反应理论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现象-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现象-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现象-3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1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2
课堂练习-2
第三次课内讨论课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
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
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电势-pH图
第四次课内讨论课
电极极化
电化学测量
应用电化学
电化学中若干现代研究课题
7-04-016767-0
范康年
9787309063455
范康年
理论课
专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
162.0
复旦大学
理学
化学类
化学
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和材料化学
8719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