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旨在“文化六朝”视野下,勾勒六朝文学发生发展变化历程,梳理时代变革与六朝文学的关系,归纳六朝文学的主要样式及地位影响,概括六朝文学的多样化特征,展示六朝文学的重要成就及深远影响。课程按文体分为六讲。第一讲,六朝文学概述。概括介绍六朝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描述六朝文学的主要特征,说明六朝文学的新变及具体表现,总结六朝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第二讲,六朝的诗歌(之一)。依据六朝诗歌发展的时间脉络,重点讲述曹操与建安诗歌、阮籍与正始诗歌、左思与太康诗歌和南北朝民歌。第三讲,六朝的诗歌(之二)。按照六朝诗歌在内容题材和诗体变化的发展脉络,重点讲述陶渊明与田园诗、谢灵运与山水诗及“永明体”与前格律诗。第四讲,六朝的散文。重点讲述三曹、嵇康、阮籍、陶渊明等的散文创作,解析其散文的各自特色、形成原因及对后世散文的多方面影响。第五讲,六朝的辞赋。分析六朝辞赋对之前辞赋的继承、借鉴及新变,以代表作家王粲、左思、陶渊明、庾信等为例,归纳六朝辞赋抒情化和小品化的特色。第六讲,六朝的小说。探求六朝小说与之前小说的主要区别及其原因,以两类代表小说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为例,揭示六朝小说的特殊意义及继往开来的突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