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斌,男,汉族,山东潍坊人,1985年7月出生,讲师、经济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高技术产业经济学、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与预测。
受教育经历:
2009年9月-2012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博士;
2006年9月-2009年1月,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13年1月至今,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讲师;
2012年9月-2012年12月,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助教。
主要论著:
期刊论文:
[1] 张同斌、高铁梅,《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研究》,第5期,2012;
[2] 张同斌、高铁梅、杨彬,《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31卷,第7期,2011;
[3] 张同斌、范庆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梯度变迁与影响因素》,《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1期,2010;
[4] 张同斌,《不同绩效高新技术企业的结构因素影响》,《经济管理》,第4期,2012;
[5] 张同斌、刘敏、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的方法与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41卷,第10期,2011;
[6] 陈磊、张同斌,《我国通胀率及核心通胀率动态机制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2期,2012;
[7] 张同斌、高铁梅,《高技术产业产出增长与关联效应的国际比较》,《经济学(季刊)》,第3期,2013;
[8] 张同斌、王千、刘敏,《中国高新园区集聚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科研管理》,第7期,2013;
[9] 张同斌、宫婷,《中国工业化阶段变迁、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提升》,《资源科学》,第9期,2013。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结构变化、两面性与政策效应”,批准号:70303035,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主持人;
(2)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WJQ2013025,2013年9月~2016年9月。
参与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宏观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批准号:10zd&010,2011年1月~2013年12月,参与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具有多维数据结构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批准号:70673009,2007年1月~2009年12月,参与人;(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绩效评估会上被评为“特优”)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工业行业经济波动特征及波动机制的结构性研究”,批准号:10CJY032,2010年7月~2012年6月,主要参与人;
(4)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工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批准号:WT2010011,2010年6月~2011年7月,主要参与人。
另外,还参加了与国务院国资委合作项目(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指数体系研究)、与国家工信部合作项目(工业经济运行指数体系研究)、与国家发改委合作项目(建立健全经济景气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研究)以及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项目。
所获奖励:
(1)张同斌、高铁梅、杨彬,《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
(2)张同斌、高铁梅,《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
(3)张同斌,《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学位委员会,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2009;
(4)张同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2;
(5)张同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学术科研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