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义,男,工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进行访问学者,目前就职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主要从事低维二氧化钛(TiO2)的合成、光催化、生物兼容性、光电化学性能与电真空用阴极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中同时自主设计与搭建了材料制备及测试部分实验平台。已在Biomaterials(IF=7.604)、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5.008)、Materials Letters(IF=2.224)等期刊上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51篇,被引用200余次;主编教材1本,参编教材及专著3本。特别是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授权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2012年作为第五完成人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现为美国纳米协会会员、第七届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电真空生产协会热处理分会秘书、中国腐蚀协会会员以及有色金属协会会员。国家精品课程《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