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清华大学机械系
教师简介

蔡志鹏:1974年生,工学博士,机械工程系副研究员

专业特耐热钢焊接,异种金属连接

教育背景:

        19922001,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硕士、博士

教学工作:

        讲授国家精品课《工程材料》。

        讲授《航空航天材料成形技术》。

科研工作:

1、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转子焊接制造技术的攻关。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转子的制造是影响我国核电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我国2020年核电发电量战略规划能否实现。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转子全部依靠进口,国外政府和供货商采用延期、提价及胁迫我国政府签署限制性协议等手段控制我国低压转子的数目,进而压制我国核电发展,低压转子的制造已经成为我国核电建设的“卡脖子”问题。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中国机械联合会等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由上海电气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了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转子焊接制造的攻关。本人在整个研究项目中承担了非均匀区薄弱位置确定、强韧性弱化机理分析及改进方案建议等核心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直接促进了攻关进展,并为清华大学在整个攻关联盟中技术领导地位的确立起到了关键作用。

标志性应用有:

1)我国第一根AP1000 1:1低压焊接试验转子研制成功,各项检测指标达到并超过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低压转子制造取得突破,不再“受制于人”。我国也成为继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可自主生产核电低压焊接转子的国家。2012年签订的出口巴基斯坦AP1000两台机组中采用了联合攻关的焊接转子,更加肯定了研究生产的工作。原机械工业部陆燕荪副部长,也多次高度评价清华大学为国家能源动力装备制造业做出了贡献。

2)与团队专家共同参加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核电焊接转子国家标准并提供了技术参考。

3)相关技术将用于CAP1400等我国自主研制的先进核电站。

4)相关技术还可用于大型火电低压转子的焊接制造,如参加研制的我国(包括世界上)第一根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低压焊接转子被国家能源局鉴定为“国际先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将用于江苏南通超超临界电厂,也是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2、大型高效异种金属超超临界火电中压转子的攻关。提高燃煤转换效率对我国以火电为主的能源大国意义重大,但高转换效率所须的高工作温度和压力给装备制造及服役可靠性带来巨大挑战。带领团队围绕代表我国超超临界火电最高水平的“1200MW燃煤示范工程”亟须解决的620异种金属中压转子的制造,设计了核心的过渡层材料及工艺方案,极大地缩短了研制周期与成本。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期在2014年完成研制。该项目的推广,对我国高水平火电的推广具有极大辐射作用,意义重大。

3、直接推动了上海汽轮机厂与清华机械系成立“先进焊接技术研发中心”,将与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合作开发国家能源局牵头的世界先进水平的高超超临界700镍基转子。

奖励与荣

1、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1997

2、清华大学优秀博士(2002

3、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2010)

4、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理工组一等奖(2012

5、清华大学校工会积极分子(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