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族,1969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 硕士学位、副教授/高级农艺师、学院首批“名教师”。 具有24年农业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科研和产业开发的经历,长期从事涉农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国家和地方农业生产输送了数千名高技能人才。现为学院教学督导,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江苏省级园艺技术品牌专业,省园艺技术优秀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及学术骨干,国家级精品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主讲教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会员、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会员、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会员、江苏省园艺学会会员、苏州市生物学会理事。
先后承担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坚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改成果显著,发表教研论文4篇,2013年荣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重视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主编主审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4部。主讲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好评,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被评为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本人于2006年被评为学院“首批教学名师”、2007年获为学院人才评估工作“先进工作者”、2011年获学院教改论文“二等奖”、2011年获院级“精品教材”及省级“重点教材”等荣誉。 积极开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近5年指导的一百多位同学毕业论文,多次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一、二、三等奖。
勤于科研、在服务“三农”、社会实践中,成绩突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2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在本专业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市级教研研成果优秀奖1项;获市科技创新“攻关杯”奖1项,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项。自2009年以来承担苏州市农委、学院联合下达的农业科技服务项目,本人用自己的专业所长,研究解决了种苗繁育、花期调控、贮藏保鲜等技术难题,大大增强了农业园区出口鲜切花生产的可持续能力;撰写及参与制订的育苗栽培技术标准5个,已通过专家审定并在生产中应用;每年举办科技讲座2次以上,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户,带动周边10多家农业科技示范户调整种植结构,每亩年均收益达到7600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被聘为省科技厅“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被评为院2006-2007年度、2009-2010年度“先进科技工作者”。为学院省级园艺技术品牌专业创建和省级园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