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占文,1966年3月生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部专业学位学院院长,工业工程系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后,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天津大学——日本中产连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主要从事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业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精益生产与丰田生产方式、制造系统精益设计分析评价及优化、企业信息化、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数字化协同设计制造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参加、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明专利2项。
牛占文教授担任工业工程实验室主任期间,负责承建了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211工程项目),将实验室水平从传统工作研究的基础测定水平提高到信息化与先进制造系统集成的水平,并满足物流与生产运作管理实验的全方位需要,在国内高校处于一流水平,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良好实验基础平台。
牛占文教授曾任职北京德尔福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生产控制与物流部经理,之后长期从事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以及基于JMS(日本经营管理标准)的中国制造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参与了许多跨国制造企业实施精益生产/丰田生产方式的咨询项目,并成功在多家中国企业实施了精益生产项目,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中国制造企业的精益生产实施推动体系。在担任天津大学——日本中产连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期间,大力推动天津大学与日本中部产业联盟的合作研究与国内精益生产的推动工作,为潍柴动力、大众物流等国内高端企业提供长期咨询服务,为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的构建和管理能力提升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为提升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提供重要支持。
其中承担、参加的主要项目如下:
1、精益生产实施影响因素协同效应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2013年,项目负责人,2011B1-0099,经费26万元
2、潍柴动力二号工厂四级培训体系构建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2012年,项目负责人,2011GZX-0030,合同经费28万元,已到帐经费28万元
3、潍柴动力制造现场精益培训及改善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012年,项目负责人,2010GFW-0510合同经费60万元,已到帐经费39万元
4、潍柴动力特色管理培训及评价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011年,项目负责人,2011GFW-0172 合同经费17万元,已到帐经费17万元
5、潍柴动力生产线人力资源计算及分析模型研究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2011年,项目负责人,2010GFW-0399,合同经费20万元,已到帐经费20万
6、潍柴动力精益管理理念、工具及方法,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2010年,项目负责人 2010GFW-0085,合同经费16.8万元,已到帐经费16.8万元
7、东亚地区制造产业管理与环境综合治理(日本学术振兴会亚洲研究教育基地事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8、复杂制造业供应链关键因素智能分析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2007AA04Z115),2007.7-2009.6,项目副组长
9、水电设备数字化工业能力平台与关键技术,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年-2007年,第二参加者
10、NBC轿车转向节带制动器总成数字化设计系统技术应用,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2005年-2006年,第二参加者
11、机群系统施工状态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子课题,2003年-2005年,负责人
12、面向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系统集成模式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2005年,第二参加者
13、机械产品广义模块化设计原理、方法及其设计工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2005年,第二参加者
14、面向齿轮加工机床的功能化虚拟样机技术与应用研究,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2003年-2004年,负责人
15、机械产品创新和快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天津市重大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2002年,第二参加者
16、模块化柔性加工单元并行设计软工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年-2001年,第二参加者
17、数控机床模块化和虚拟设计的研究,天津市重点自然科学基金,1998年-2000年,第二参加者
18、回转类零件CAD/CAM集成技术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994年-1996年,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