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男,1980年9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桥隧与地下工程系教师。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协会(IABMAS)会员,IABMAS中国分部委员,美国ASCE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会员等。
2001年6月于中南大学获交通土建工程学士学位,2004年6月于中南大学获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学位,2007年6月于东南大学获防灾减灾与防护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桥梁健康监测及抗风抗震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8年5月受邀访问了日本本州四国连络高速道路株式会社;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智能结构技术实验室(SSTL)进行合作研究(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3年5月至今在美国圣母大学(ND)的自然灾害实验室(NatHaz
Modeling Laboratory)任访问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046)、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2861012)等科研项目。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完成了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4Z4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J03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538020)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入选了东南大学首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奖励基金”、“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奖教金”、“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华英学者”等。参编外文专著1部、国家规程1部、国际会议论文集2部,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8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ASCE)、Engineering
Structures、土木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 收录16篇,EI 收录40多篇,ISTP收录8篇。担任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通讯评审专家。201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本人排名: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