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教师简介

      刘战庆,男,1975年出生,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地质矿产勘查。Email: liu_zq100157@sohu.com。
  学习与工作简历:
      1996~2000年在长安大学学习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0~2005年在山东金洲矿业集团(现为山东黄金集团)从事金矿勘探工作;
      2005~2008年在长安大学学习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8~2011年在长安大学学习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1年~现今,在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 《基础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近年主持和参与的主要项目:
     2012-2014 主持桂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甘肃南部西倾山东段金矿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编号:002401003373)
     2009-2011 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资金项目:东昆仑南布青山蛇绿混杂岩带物质组成研究(编号:CHD2009JC053)
     2012-2015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与构造演化过程(编号:41172186)
     2010-2013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秦岭北缘变形构造解析及其祁连-秦岭构造交接关系研究(编号:40972136)
     2008-2011 参加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青海省都兰县阿拉克湖-红水川地区7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编号:中铝基金200801)
     2011-2013 参加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带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作用研究[20110205110004]【教育部】
     2006-2007 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陕西镇巴县-下高川地区矿产地质调查(编号:矿调(2005)9-6号)
  代表性文章:
    1. 刘战庆,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张晓飞,刘智刚,陈国超,丁仨平,郭俊锋,陈有炘。东昆仑南缘阿尼玛卿构造带布青山地区两期蛇绿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地质学报》,2011,85(2):185-194
    2. 刘战庆,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张晓飞,刘智刚,陈国超,丁仨平,郭俊锋,陈有炘。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的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地质通报》,2011,30(8):1182-1195
    3. 刘战庆,裴先治,李瑞保等。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早古生代白日切特中酸性岩浆活动:来自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中国地质》,2011,38(5):1150-1167
    4. 刘战庆,裴先治,丁仨平,李佐臣,李瑞保,陈有炘,刘智刚,张晓飞,陈国超,王学良。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地质构造解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33(1):54-63
    5. 刘战庆,李赛赛,李社宏,巍恒.关于普通地质学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3,1
    6. 裴先治,刘战庆,丁仨平,李佐臣,李高阳,李瑞保,王飞,李夫杰.甘肃天水地区百花岩浆杂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地球科学进展》,2007,22(8):81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