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
教师简介

1. 教育:
1983年,吉林大学理学学士.
1986年,吉林大学理学硕士.
1993年,北京大学理学博士.

2. 教学:
1993年—1994年,工科物理习题课
1994年—至今,主讲大学物理课.
2002年—2005年,主讲理论(分析)力学.
2006年-2010年, 主讲普通物理II.
2010年-2013年, 费曼物理II.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 课程负责人,教学顾问组专家,大学物理MOOC课程负责人(2014年春季开始上线).

3. 研究领域:
自1991年到1996年,利用推广的Thomas-Fermi(ETF)模型研究原子核宏观性质。1996年开始,对高能粒子处理核反应堆废料的问题和加速器驱动核反应堆的可能性以及强激光与电子的散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1998年开始, 对声致发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上利用流体力学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对发光单泡内部气体动力学过程以及气泡外部压强变化和气泡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上研制各种气泡发光装置,通过测量光谱等手段研究气泡内部的极端条件。这个方向属声学与其它物理方向的交叉学科。

4. 奖励荣誉:
获奖:

2000年校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002年指导SRT一等奖

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0年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8年校教学管理二等奖

第9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5. 学术研究:
以第一、二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

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2004年香山科学会议第222次学术讨论会专题邀请报告,并担任了执行主席(四人之一).

2005年北京超声国际会议( wcu+iu) 声空化分会邀请报告.

2010年环太平洋国际化学会议 (Pacifichem  Honolulu  夏威夷) 声空化与声化学分会邀请报告.

2012 中国-美国-香港声学学会年会(ACOUSTICS HONGKONG)声致发光分会邀请报告.

2012年国际非线性声学会议(19th ISNA Tokyo)声化学与声致发光分会邀请报告.


6.社会兼职:

全国电磁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

中国声学学会超声功率分会委员

大学物理杂志副主编

声学学报、物理与工程以及物理通报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