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方,男,汉族,1952年10月出生,1978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曾先后历任山东大学药学院常务副院长,山东省政协常委等职。现任山东大学校聘关键岗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暨山东省委副主委。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学》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专项研究课题、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及与企业横向联合研究课题。在国内外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多篇,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著作或主编教材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国家新药证书7项。先后获的济南市为四化建功立业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民主党派先进个人、山东大学十大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十大新闻人物、山东省百篇优秀学位论文指导奖、山东省教学名师以及2006年度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生物学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主要包括以APN/CD13、HDAC、RTK、NA(神经氨酸酶)等为靶标的抗癌、抗病毒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8.10
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0.12
国家SDA新药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0.06
全国医药教材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1.12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副主任委员 2001.10
山东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医学学部委员 2004.2
山东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6.09
山东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4.5
《山东大学学报》《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Recent Patent Anti-Cancer Drug Discover》《 Anti-Cancer Agents in Med. Chem.》《Drug design and Therapeutic> 等杂志编委.
《Bioorg Med Chem》》及《International. J. Pharm.》杂志特约审稿人
|
主讲课程
《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学》、《药学概论》、《化学生物学》
|
主持课题
- 以金属蛋白酶为靶点的抗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国家科技部863专项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No 2007AA02Z314)
- 基于肿瘤细胞标记物MMP-2/CD13为靶标的抗癌先导结构的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课题负责人(No 90713041)
-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创新药物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No.2009ZX09103-118)
- 基于HDAC为靶点的抗癌先到结构的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No.21172134)
- 脯甘类肽特异性IV型胶原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No 30772654)
- 以神经氨酸酶AN为靶点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No 36072541)
- 以氨肽酶APN为靶点的抗癌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20272033)
- 以IV型胶原酶为靶点的羟脯氨酸类肽的设计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负责人(No.20060422029)
- 以Ⅳ型胶原酶MMP-2为靶点的抗癌药物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 Y2004C02)
|
主要科研成果奖
- 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酯的研制,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二位,2010
- 盐酸丁咯地尔的应用推广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位,2006
- 盐酸丁咯地尔的研究 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位,2002
- 盐酸索他洛尔的研究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位,2003
- 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的研究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位,2003
- 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研究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位,2002
- “吡洛烷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奖,2005
|
荣誉称号
- 山东省教学名师,2010.9
-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7
-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4.9
- 山东省优秀教师,2004.9
- 山东大学十大教学名师,2004.9
- 2004年度山东大学十大新闻人物,2004.12
- 山东省民主党派先进个人 2004.5
- 济南市为四化建功立业五一劳动奖章 1999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
|
主编教材
1、《药物化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2006年
2、《药物设计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 2007年
3、《药物化学》 (卫生部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 2000年
4、《新药设计与开发》 科学出版社 主编 2001年
5、《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主编 1997年
6、《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全书》 北京科技出版社 主编 2003年
|
申请专利
- 《吡咯烷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No:ZL 200310105422.7)2006年
- 《川芎醇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川芎醇酯类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与应用》(专利号:ZL 1424313A)2005年
- 《环酰亚胺类肽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200610146207.5)2006年
- 《一种含N3-邻甲苯甲酰基氟尿嘧啶 (TFU) 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脂质体制剂》(专利申请号:No:200610042246.0)2006年
|
代表性学术论文
- Yingjie Zhang, Jinhong Feng, Yuping Jia, Xuejian Wang, Lei Zhang, Chunxi Liu, Hao Fang, Wenfang Xu*. Development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s: Potent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with Marked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ies. J. Med. Chem., 2011, 54 (8), 2823-2838.
- Yingjie Zhang, Hao Fang, Jinhong Feng, Yuping Jia, Xuejian Wang, Wenfang Xu*. Discovery of a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 (ZYJ-34c) a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with Potent Oral Antitumor Activities. J. Med. Chem., 2011, 54 (15), 5532-5539.
- Yingjie Zhang, Penghui Yang, C. James Chou, Chunxi Liu, Xuejian Wang, Wenfang Xu*. Development of N-Hydroxycinnamamide-Based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with an Indole-Containing Cap Group. ACS Med. Chem. Lett., 2013, 4 (2), 235-238.
- Li Su, Jiangying Cao, Yuping Jia, Xiaopan Zhang, Hao Fang, Wenfang Xu*.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Aminopeptidase N/CD13 Inhibitors to Overcome Cancer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ACS Med. Chem. Lett., 2012, 3, 959-964.
- Yingjie Zhang, Jinhong Feng, Yuping Jia, Yingying Xu, Chunxi Liu, Hao Fang, Wenfang Xu*. Design, synthesis and primary activity assay of tripeptidomimetics a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with linear linker and branched cap group. Eur. J. Med. Chem., 2011, 46 (11), 5387-5397.
|
名师寄语:
走过了30载的执教生涯,汗水和荣誉伴我同行。是我的学生们成就了我,我为他们而感到骄傲。我愿用以下寄语与学子们共勉:
做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作事不能图虚名,但不能无业绩
做人、作事、做学问,首先做人
|
名师名言:
教育是净土社会才有希望,为师者当修德正身,方能够治学育才。为学者当立志践行,方能成社会栋梁。今日老师为学生树立起楷模,明天学生就会为社会播撒下文明。老师文明一小步,社会则文明一大步。
|
名师心得:
对学生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
大学合并,办学规模迅速膨胀,形势喜人。但随之而来的是“学位大跃进”、“大学公司化”等现象严重异化了高等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面对我们培养出来的一批批使命感缺乏、意志力薄弱,而功利心却极强的“社会精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感痛心,更值得认真去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
教育除了教人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人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如何来培养和引导自己的学生去发展健全、独立的人格,并主动担承起一份社会的责任;就是要变功利教育为树人教育。并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即对学生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
作为惯例,在我的每一位研究生毕业离校前,我都要与其作一次屈膝谈心,了解学生对未来的抱负和对社会的心态,用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亲身经历告诫学生做人的哲理,激励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近三十年的执教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研究生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是社会中的一个精英群体,导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将影响着学生做人的一生”。因此,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在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导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