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德敏,女,1948年1月2日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现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性医学会理事、性传播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女医师协会理事。
1970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在第一线从事妇产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9年,荣获过三八先进妇女、医疗标兵、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曾前往日本大阪、东京进行学术交流。担任过湖北省援疆医疗队队长。受同济名医工程资助,参与特需门诊。
医疗工作中,关心爱护病人,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善于总结,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妇科疾病,妇科手术、腹腔镜手术技术娴熟;在处理妇科疑难杂症、高难度手术方面有独到之处。1987年率先在国内报道改良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1989年率先在首届中南六省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腹腔镜下注射MTX治疗异位妊娠。1995年以来先后在武汉市率先施行腹腔镜子宫切除和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等手术。近年在女性尿失禁,盆底重建等方面有所建树。多次获得同济医院新技术新业务奖。
热爱医学教育事业和研究生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主持完成卫生部教学研究课题《月经失调》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CAI),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优秀教材二等奖。1993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已培养硕士20人,博士9人,均以优秀成绩毕业。
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结合临床医疗中发现的问题,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以主要研究者(前三名)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染色体原位杂交研究妊娠期乙肝病毒基因遗传与转录》和国家青年基金项目《STAT3介导的免疫逃逸对卵巢癌复发难治的影响及靶向逆转》(No.30600668)。主持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药硫化砷抗宫颈癌的实验研究》(No.2007AA301B38-3)。此外,指导研究生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完成了10余项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如《输卵管妊娠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基质金属酶及其抑制剂在异位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瘤的表达》、《Survivin蛋白,Ki-67抗原在增生子宫内膜及内膜癌的表达》、《环氧合酶2高表达及siRNA沉默基因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CIN分子生物学机制》、《CIN筛查中可能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探讨》以及《含硫化砷中药验方治疗CIN的临床效果及对hrHPV转阴和滴度的影响》、《剖宫产切口妊娠的防治研究》、《先天性无阴道术式研究》等。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SCI文章。并有多篇为美国CA文摘登载。参编《中华妇产科学》等大型专业参考书4部。研究方向为①感染与妇科肿瘤,②感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③中西医结合CIN防治研究,④女性生殖道缺陷修复手术研究,⑤腔镜手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