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1974年10月
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研究领域:公共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开设课程:公共支出分析、财政学、地方财政学
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研究领域:公共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开设课程:公共支出分析、财政学、地方财政学
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1、基于产业链重构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一体化研究,省社科规划重点(长三角),主持,2008-2009;
2、公共政策与经济增长:港台的经验,校级,主持,2004-2006;
3、港台产业结构变迁比较研究:一个分析框架,省教育厅,主持,2005-2007;
4、基于产业对接与转型升级的浙江省利用台资研究,省社科规划(涉台),2/5,2009-2010;
5、杭州快速公交运营的经济效果评价:以B1线为例,省社科联重点,2/4,2008-2009;
6、公共财政之路:1978—2008年间浙江的实践经验与历史趋势,省社科规划重大(三十年),4/8,2007-2008;
7、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省社科基地重大,5/7,2006-2009;
8、浙江省义务教育均衡化研究,省教育厅重点,3/5,2007-2008;
9、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从选题到答辩,校级教改重大,主持,2007-2009;
10、《不同教育层次对地区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09YJC880089),主持人
发表论文:
一、公共支出、税收与经济增长
1、中国教育补贴率的变动趋势:基于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3期,独著;
2、公共支出的决策机制、分散均衡的扭曲与经济增长,《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6辑),独著;
3、最优公共支出的动态一致性问题,《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24辑),2008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1/2;
4、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独著;
5、动态经济中的最优税收与公共支出:基于Chamley模型的修正与扩展,2009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独著;
二、理论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中的范式演变,《财经论丛》,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1/2;
2、实证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8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著;
三、贸易、产业与发展
1、公共政策、要素积累与经济增长:港台的经验,《亚太经济》,2006年第6期,1/2;
2、港台产业结构变迁:模型与比较,《台湾研究》,2007年第2期,2/2;
3、潮涌现象与政府在产业结构变迁中的作用:以港台为例,《亚太经济》,2008年第2期,独著;
4、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1期,2/2;
5、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2/2;
6、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2/2;
7、关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综述,《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2/2;
四、公共财政的其他主题
1、宏观调控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分析,《财经论丛》,2009年第2期,独著;
2、三十年公共财政之路:理论与实践,《公共财政评论》,2009年第1期,2/2;
学术获奖:
1、论文:《实证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副省级奖三等奖,2008-12-1
1、基于产业链重构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一体化研究,省社科规划重点(长三角),主持,2008-2009;
2、公共政策与经济增长:港台的经验,校级,主持,2004-2006;
3、港台产业结构变迁比较研究:一个分析框架,省教育厅,主持,2005-2007;
4、基于产业对接与转型升级的浙江省利用台资研究,省社科规划(涉台),2/5,2009-2010;
5、杭州快速公交运营的经济效果评价:以B1线为例,省社科联重点,2/4,2008-2009;
6、公共财政之路:1978—2008年间浙江的实践经验与历史趋势,省社科规划重大(三十年),4/8,2007-2008;
7、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省社科基地重大,5/7,2006-2009;
8、浙江省义务教育均衡化研究,省教育厅重点,3/5,2007-2008;
9、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从选题到答辩,校级教改重大,主持,2007-2009;
10、《不同教育层次对地区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09YJC880089),主持人
发表论文:
一、公共支出、税收与经济增长
1、中国教育补贴率的变动趋势:基于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3期,独著;
2、公共支出的决策机制、分散均衡的扭曲与经济增长,《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6辑),独著;
3、最优公共支出的动态一致性问题,《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24辑),2008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1/2;
4、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独著;
5、动态经济中的最优税收与公共支出:基于Chamley模型的修正与扩展,2009年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独著;
二、理论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中的范式演变,《财经论丛》,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1/2;
2、实证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8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著;
三、贸易、产业与发展
1、公共政策、要素积累与经济增长:港台的经验,《亚太经济》,2006年第6期,1/2;
2、港台产业结构变迁:模型与比较,《台湾研究》,2007年第2期,2/2;
3、潮涌现象与政府在产业结构变迁中的作用:以港台为例,《亚太经济》,2008年第2期,独著;
4、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1期,2/2;
5、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2/2;
6、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2/2;
7、关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综述,《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2/2;
四、公共财政的其他主题
1、宏观调控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分析,《财经论丛》,2009年第2期,独著;
2、三十年公共财政之路:理论与实践,《公共财政评论》,2009年第1期,2/2;
学术获奖:
1、论文:《实证经济学的逻辑结构》,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副省级奖三等奖,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