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1970年05月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最后学历: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兼任职务: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杂志的匿名审稿专家
研究领域: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经济增长与波动
开设课程:财政学(原版)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最后学历:研究生
最后学位:博士
兼任职务: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杂志的匿名审稿专家
研究领域: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经济增长与波动
开设课程:财政学(原版)
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1、《我国农地征用的土地收益分配效应及其矫正机制》(07JC79007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7年,主持人;
2、《经济波动与我国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研究》(2005EJB003) ,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2005年,主持人;
3、《我国农地征用收益分配的地区差异性及其矫正机制》,江苏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7年,主持人;
4、《我国财政政策稳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2006SK104),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6年,主持人;5、《我国引资质量评价研究》(0602016C),江苏省博士后资金项目,2006年,主持人;
6、《我国农地征用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地区差异性及其驱动机制》(20070411031),国家博士后科学资金项目,2007年,主持人;
7、《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倾斜研究》(NSK2007/A03),校级重点项目,2007年,主持人;
8、《我国财政政策的周期性波动》(70073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子课题,2007年,主持人;
9、《公共卫生支出后评价》(03BJY09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财政支出后评价”子课题,2003年,主持人。
10.《新形势下保增长促转型的财政政策定位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年8月,主持人
出版的著作教材包含合著:
1、独著: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参著:财政扩张风险与控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参编:财政支出后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参编:2006年财政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参编: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年版。
发表论文:
1、《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2007年第2届江苏省社科大会宣读论文,收录于大会论文集);
2、《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独著(2007年海峡两岸租税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江苏省第2届社科大会入选论文,并收入于大会论文集)
3、《基于江苏个案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6期,独著;
4、《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财贸经济》,2008年第8期,独著;
5、<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宣读论文,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养老医疗社会福利体系改革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独著;
6、《所得课税对FDI影响的时间动态效应与弹性估计》,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独著;
7、《投资需求、利率机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独著;
8、《我国财政政策时滞的测算与分析》,统计研究,200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著;
9、《居民消费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独著;
10、《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基于传统IS-LM模型的实证分析》,新华文摘,2006年第18期,独著;
11、《我国相机财政政策的波动性研究(1979-2004)》,新华文摘,200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著;
12、《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经济研究,2008第5期,第1;
13《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8年第11期,独著;
14、《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收支决策》,管理世界,2009年第11期,P41-53,第1;
15、《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进及其效率》,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1期,P307-332,独著;
16、《体制激励、支出结构与公共风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P31-37,ISSN1000-596X,CN11-1517/F,独著;
17、《金融危机下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困境:内因抑或外因——基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省工业经济的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3期,P18-28,ISSN1006-480X,独著;
18、《中国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成因与强化》,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P72-80,ISSN0439-8041,CN31-1096/c,第1;
19、《多级政府体制下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控效果:理论与实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P45-57,ISSN1000-3894,CN11-1087/F,独著
20.《构建我国系统完整的受控外国企业反避税规则体系研究》,《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独著;
21、《风险传播中的网络编辑》,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20,独著;
学术获奖:
1、专著:《财政扩张风险与控制》,上海市社科研究著作类三等奖,2006年,第五;
2、论文:《我国相机性财政政策波动性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第1;
3、论文:《居民消费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第1;
4、博士论文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
5.《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稳定效应研究》,2008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我国农地征用的土地收益分配效应及其矫正机制》(07JC79007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7年,主持人;
2、《经济波动与我国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研究》(2005EJB003) ,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2005年,主持人;
3、《我国农地征用收益分配的地区差异性及其矫正机制》,江苏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7年,主持人;
4、《我国财政政策稳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2006SK104),安徽省教育厅社科项目,2006年,主持人;5、《我国引资质量评价研究》(0602016C),江苏省博士后资金项目,2006年,主持人;
6、《我国农地征用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地区差异性及其驱动机制》(20070411031),国家博士后科学资金项目,2007年,主持人;
7、《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倾斜研究》(NSK2007/A03),校级重点项目,2007年,主持人;
8、《我国财政政策的周期性波动》(70073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子课题,2007年,主持人;
9、《公共卫生支出后评价》(03BJY09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财政支出后评价”子课题,2003年,主持人。
10.《新形势下保增长促转型的财政政策定位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年8月,主持人
出版的著作教材包含合著:
1、独著: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参著:财政扩张风险与控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参编:财政支出后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参编:2006年财政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参编:税收学原理,中国税务出版社,2007年版。
发表论文:
1、《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2007年第2届江苏省社科大会宣读论文,收录于大会论文集);
2、《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独著(2007年海峡两岸租税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江苏省第2届社科大会入选论文,并收入于大会论文集)
3、《基于江苏个案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6期,独著;
4、《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财贸经济》,2008年第8期,独著;
5、<财政支出结构、相对贫困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宣读论文,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养老医疗社会福利体系改革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独著;
6、《所得课税对FDI影响的时间动态效应与弹性估计》,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独著;
7、《投资需求、利率机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独著;
8、《我国财政政策时滞的测算与分析》,统计研究,200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著;
9、《居民消费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独著;
10、《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基于传统IS-LM模型的实证分析》,新华文摘,2006年第18期,独著;
11、《我国相机财政政策的波动性研究(1979-2004)》,新华文摘,200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著;
12、《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经济研究,2008第5期,第1;
13《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8年第11期,独著;
14、《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收支决策》,管理世界,2009年第11期,P41-53,第1;
15、《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进及其效率》,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1期,P307-332,独著;
16、《体制激励、支出结构与公共风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P31-37,ISSN1000-596X,CN11-1517/F,独著;
17、《金融危机下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困境:内因抑或外因——基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省工业经济的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3期,P18-28,ISSN1006-480X,独著;
18、《中国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成因与强化》,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P72-80,ISSN0439-8041,CN31-1096/c,第1;
19、《多级政府体制下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控效果:理论与实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P45-57,ISSN1000-3894,CN11-1087/F,独著
20.《构建我国系统完整的受控外国企业反避税规则体系研究》,《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独著;
21、《风险传播中的网络编辑》,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20,独著;
学术获奖:
1、专著:《财政扩张风险与控制》,上海市社科研究著作类三等奖,2006年,第五;
2、论文:《我国相机性财政政策波动性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第1;
3、论文:《居民消费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第1;
4、博士论文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
5.《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稳定效应研究》,2008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