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导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教师简介

王庭槐,医学生理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医学情报所所长、澳门镜湖医院院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长、澳门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澳门镜湖医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深圳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客座教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获得者。

王教授一直工作在生理学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在秉承三基三严优良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从1998年开始探索和建立了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三早医学教育模式。他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生理学》和《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负责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理学》(第二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第八轮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第八版)主编、《高校医学教学研究》主编、《生理学通报》主编、《医学信息荟萃》主编、《循证医学》副主编、《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生命科学》、《保健医苑》、《名医》、《癌症》等编委,主编、参编教材共二十多部。曾先后四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六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王教授主要研究甾体性激素的心血管效应及生物反馈。从基因和非基因两条途径,心脏和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多个层次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雌激素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该项研究获2009年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及2008年、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此外,还对孕激素、雄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植物雌激素及古代名方等的心血管作用进行了研究,为揭示性激素心血管作用的生理机制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近年来结合现代治疗学的前沿,开展了生物反馈疗法的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研究生物反馈疗法生理机制的实验室,率先将混沌动力学理论及近似熵分析方法引入生物反馈的信号分析中,解决了生物反馈机理研究中的部分瓶颈难题,率先应用生物反馈对高血压前期进行干预,为临床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基金共计近二十项,发表论文130多篇。

王教授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一直强调:医学是一门直面生命的科学,对生命的尊重、对平等的需求,爱心和责任心、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从医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教学的过程中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强调要交给学生一杆猎枪而不是一袋干粮,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多年的从教,他的学子遍布海内外,很多都已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学科的主要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