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张连城,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毕业,2004年曾在美国新英格兰大学进修。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经济学院)任教30余载。1998——2002年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副主任,2002——2012年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并在2009——2011年兼任研究生部主任。
大学任教期间,于1981——1985年先后兼任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机关报《全国经济学团体通信》和《经济学周报》编辑部主任、记者部主任、研究发展部主任。1985——1987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兼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和从事研究工作。1990——1995年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城市科学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1993——2003年兼任国家职称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目前,张连城教授兼任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教育部“优博”评审、学科评估、学位授权审核及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并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北京经济学总会、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等多家学术团体担任理事、副会长等职。
教学情况: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政策研究(硕士)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士课程)。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生实习报告、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2007年《政治经济学》获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精品课程,担任负责人;
2006年担任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建设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2005年经济学专业被批准为北京市市级品牌(建设)专业,担任项目负责人;
2005年担任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教委项目;
2001—2003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重点建设项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项目负责人。
(4)教学研究论文
论创新教育与办学特色,《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5)获得的教学表彰和奖励
2006年9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第二届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4年4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5年12月28日被评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届“教学名师”;
2005年2月被评为学校2004年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0年荣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在该领域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和10余部专著、教材、译著。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适度增长区间》、《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与制度特征》以及教材《经济学教程》和译著《管理经济学》等。其中5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张连城教授作为长期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著名学者,在他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中,提出了长期经济增长阶段的理论、经济增长适度区间的理论以及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和形成机制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他在宏观经济分析方面独树一帜,并提出了卓有远见的经济政策建议,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1986年以来,张连城教授主持完成了多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主持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正确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研究》(12&ZD038),担任着我国经济理论界《现代外国经济学大系》丛书的主编工作。领导着国家级经济学特色专业、国家级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级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由于他的学术成就,2004年以来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科研成果: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正确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研究”,2012年-2015年,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2009年-2012年,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研究项目“北京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2007年-2009年,团队和科研项目负责人。
(2)近五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
高生活成本拖累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12),《经济学动态》,2012-7;
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5;
我国经济走势与宏观调控,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8日;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反差——中国30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经济学动态》,2011-7;
通货膨胀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人民日报,2011年3月17日;
短期经济存在下滑风险长期增长稳定可持续,《经济研究》,2010-8;
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宏观经济运行与通货膨胀预期,人民日报,2010年1月8日;
论宏观经济运行与通货膨胀预期,《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
内外失衡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9-8;
经济周期的制度特征与中国经济的复苏,《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7;
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的关系,《国际贸易研究》,2009-7;
经济周期的制度特征与形成机制——兼及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展,人民日报,2009年6年16日;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与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
宏观形势谨慎乐观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经济研究》,2008-9;
本轮周期的波长、波幅特征与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