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主要工作经历
1.1985年至1987年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任助教;
2.1991年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所长、院分党委书记


学术兼职
1.全国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与机床研究学会理事兼秘书长;
2.全国考委机械及轻纺化工类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3.《机械工程学报》第九届编委;
4. 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5.第六届(2004年)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暨第六届吴贤铭制造科学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
6.意大利(2003年)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MECHANICS AND MECHATRONICS 的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委员;《Mechatronics》、《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以及《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刊物的审稿人


教学经历
1.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数控技术》、《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及装备》等;
2.主持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数控技术与装备”研究生实验平台建设


主要研究方向
1.数控技术;
2.高速、高精度机电系统实现方法和控制技术;
3.飞秒激光金属烧蚀加工机理研究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数控技术与装备”研究生实验平台建设
2.“数控技术”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论文
1. 略谈专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高等工程教育,1999年,第1作者
2. 加强人文知识课程建设 搞好人文素质教育,西安交大教育研究,1997年,第1作者
3. 基于FANUC数控系统的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及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年第8期,第2作者
4. 拓宽专业口径 柔化专业方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第3作者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12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以能力和素质为培养目标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获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3.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2001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4.面向21世纪机械工程大类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获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5.数控机床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获1995年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6.数控系统测试仪的开发”,西安交通大学,2006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主编的教材
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ISBN:9787040236149,副主编
2.《机床数控技术》,将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主编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2009年1-2013年12月:超高速柔性主轴系统高精度动平衡的数学力学原理(2009CB724405),973计划“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基础研究” 456万,主持
(2)2011年,宽频吸波xxx技术,60万,国防预研,主持
(3)2009年1月-2011年3月:多自由度大位移磁悬浮系统精密运动控制研究(50875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持
(4)2006年1月-2008年12月:微细光刻金属掩模版的飞秒激光加工研究(505751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5)2010年1-2012年12月:高速高效加工工艺与装备技术创新平台(2011ZX04016-031), 国家高档数控机床重大专项,3000万,副组长
(6)2008年7-2010年12月:高档数控机床综合动态特性在线测试系统(2008AA042405),国家863重点课题,300万,副组长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数控切纸机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完成人:梅雪松,陶涛,马骥,孙挪刚,姜歌东等
(2)2006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环件轧制成型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完成人:梅雪松,华林,赵玉民,毛华杰,李小岗等
(3)2012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完成人:梅雪松,徐学武,许睦旬,姜歌东,陶涛,张东升
(4)Chen GS, Mei XS, T Tao,Friction compensation using a double pulse method for a high-speed high-precision table, Proc. ImechE Vol.224 Part C :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Vol.225 ,2011,1263-1272
(5)Zhao F (Zhao, F.), Mei X (Mei, X.) Tao T (Tao, T.), Jiang G (Jiang, G.), Zhou Y (Zhou, Y.) Fault diagnosis of a machine tool rotary axis based on a motor current test and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Proc. ImechE Vol.224 Part C :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Vol.225 ,2011,1121-1129
(6)YQ Zhou XS Mei  GD Jiang, N G Sun and T Tao,Sensorless evaluation for a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slide level using a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Proc. ImechE Vol.224 Part C: J.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721-730,
(7)Xuesong Mei  Masaomi Tsutsumi  Tao Tao  Nuogang Sun,Study on the Compensation of Error by Stick-Slip for High-Precision Tab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2004, 44(5): 50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