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会计
教师简介

      赵丽生,国家二级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赵丽生教授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职院校分会会长、全国财政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兼高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兼财会专业研究会会长、山西省会计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山西省珠算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1999年荣获“山西省模范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04年其主持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荣获“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05年荣获“山西省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6年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6年荣获“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教育专家”称号。2008年,他所率领的会计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负责人。
      积极探索财经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积累了丰富的职教经验,并将之凝炼成系统理论。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理念,多次在财政部、教育部及山西、江苏、浙江、湖南等多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研讨会上就“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内容做主题报告,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同行的广泛赞誉和钦佩,成为了全国会计职业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同时,他将职业教育理念和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分管山西财专教学工作十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埋首科研,开展会计教学、会计发展史、晋商会计等研究,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50余篇,并在会计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发表的论文《武丁甲骨:中国会计可考的源头》被收录进入《21世纪100个会计学难题》,《〈尚书〉与中国古代财政会计》、《“账”字辨考》、《龙门账的创建问题——中国会计学界的一个悬案》、《孟子经济思想研究》、《关于我国会计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明清晋商的历史地位与会计成就》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均在会计史学界受到了极高的学术评价。他创建了山西省第一个“会计文化示教馆”,收集整理了300余件清以来晋商会计使用的账簿、算盘、书籍等实物,成为山西最大的一所会计史学研究基地。他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的课题《环境与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等4项成果荣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和规划教材30余部,其中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财政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受财政部委托编著的全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教材《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被译为蒙文、维吾尔族语言在全国首印50万册,编著的《怎样做账》一书被中宣部、财政部、农业部、新闻出版总署入选 “农家书屋”书目。2011年,主持财政部重点课题《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该课题结项后受到财政部和证监会的高度重视,现已专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