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在理教授长期从事轮机工程的教学与管理、顶岗与实践、教研与科研等工作。主讲《船舶辅机》,《轮机英语》和《Marine Oily Handling Devices》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在04新考试规则下提高轮机专业学生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发表教学改革“关于轮机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等论文10余篇,其中“航海类专业航行实习的探讨”获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二等奖”。编写《轮机工程英语》等教材和讲义共8本。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其指导的学位论文分别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6项。
主持“全压式LPG新造船设备检测及研究”等科研项目,参加“机械振动与噪声的激励源信号的盲分离方法研究”等2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此外,发表科研论文“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adjusting methods for reliquefaction plant on board LEG carriers”等30余篇。
有丰富的船舶海洋航行资历和船舶轮机长工作经验,多次主持船舶机舱工程、甲板工程、坞修工程、电气工程的修理,解决了船上诸多技术难题,在船培训了大批轮机员及实习生,受到国内外船东的好评。是中国第一位到欧洲公司工作的半压全冷式液化气船轮机长,得到了国际航海界高度肯定。
赵在理教授治学严谨、勤恳敬业。关心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担任轮机工程系教学主任工作近10年,在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荣获交通部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主持的《船舶辅机》获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主持的双语课程《船舶辅机》获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由于国家级《船舶辅机》双语教学和“轮机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需要,赵在理于2009年8月17日至2010年8月17日应邀在美国缅因海事学院访问,任特聘教授。访问期间,承担《Steam Generating System》、《Fluid Power Lab》、《Diesel Power II》、《Power Equipment》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访问期间,圆满完成了特聘教授的各项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武汉理工大学在国际航海院校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