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师简介

    刘韶军,1954年生,山东掖县人,中共党员。1977-1981,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学士学位。1982-1984,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1984-1986,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破格评为教授。1999年,任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客员研究员。2001-2003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2004年至2008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2002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学术成果,主要有:
太玄集注(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太玄校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太玄研究(与谢贵安《大戴礼研究》合为一书出版),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
日本现代老子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版。
儒家学习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楚地精魂——楚国哲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唐宋明清四皇帝老子御批评点,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
宋元韬略,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皇宫规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老学史(与熊铁基等合作),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庄学史(与熊铁基等合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世纪中国老学(与熊铁基等合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儒家雅品(与谭汉生合作),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道家逸品(与陈业新合作),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佛家趣品(与李晓明合作),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世界主要文化传统概论(与姚伟钧等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道教文化十二讲(与刘固盛等合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百川汇海(与周国林等合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出版。
清通鉴(与罗福惠、严昌洪等合编),岳麓书社2000年版
资治通鉴全注全译(与周国林等合作),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二十四史全译(与周国林等人合作),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中华道藏(与熊铁基等合作),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明实录类纂(北京卷),武汉出版社1992年出版。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九册(合译),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
 
    主持项目:
教育部 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2001-2003。
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 古籍整理项目《太玄集义》,2002-2004。
经济与文化,美国环太平洋教育基金会资助,2003-2005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点项目,2006-2009,
杨雄与太玄研究,国家社会基金后期项目,2007-2009
 
    参加项目:
中国庄学史,国家社科基金,03-05年。已完成出版。
儒藏工程,国家重大项目,05-06年。已完稿。
二十四史全译,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重点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2000-02年。已完成出版。
中华道藏,中国道教协会重点项目成果,编委。1998-1999年。已完成出版。
中华大典(物质民俗分典),副主编,2007-2009年。正在进行。
大学数字博物馆(辛亥革命数字博物馆),2007-2009年。正在进行。
史记疏证   古委会项目,2007-2009年。正在进行。
 
    获奖:
中国老学史,获教育部第二届社会科学奖哲学类二等奖。与熊铁基等。
中国庄学史,获教育部第4届社会科学奖哲学类三等奖。与熊铁基等。
 
    论文:
1、太玄集注十卷本考,古籍整理与研究,第七期,中华书局1992年版。
2、士、知识分子及其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3、论中国古代占星术的文化含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4、论黄侃先生治学的系统精神,中国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年版。
5、道藏、续道藏、藏外道书中易学著作提要,道家文化研究第11期,三联书店1997版。
6、生命与学术的合一:论张舜徽先生的治学精神,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7年。
7、禅的研究及其社会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期。
8、日本高校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专辑,2000年10月。
9、试论儒士的政治理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0、庄子内篇的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第6期。
11、严复老子评点与西方思想,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2、太玄版本考述,《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13、竹简老子文本分析,《历史文献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刊)第2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孔子的理想:人与社会,《郧阳师专学报》,2002第1期。
15、汉书杨雄传中年诸事考,《历史文献学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版。
16、中庸的率性修道与诚之之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六经皆史”中的经、事、道,《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18、郭店竹简老子主旨研究,《出土文献探赜》,崇文书局2005年版。
19、杨雄青年时期诸事考,《秦汉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希望出版社2005年版。
20、古籍电子文本全义检索初探,《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21、张舜徽先生《说文解字约注》的学术价值,《张舜徽学术研究》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朱熹对《老子》的认识和批判,《朱子学刊》第16辑,黄山书社2006年版。
23、片仓芳和:宋教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译文),《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7年第1期。
 
    学术兼职: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湖北省孔子学会副秘书长,
湖北哲学史学会会员。
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