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教师简介

王曙鸿19684月生,工学博士,现为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电气工程专业。分别于1990年、1993年和2002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43月至20053月在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机械电子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4月至20059月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访问研究,20085月至20092月被聘为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路电磁场理论、数值仿真及软件技术”和“电力设备及特殊电磁装置的设计、仿真及优化”。在IEEE Transaction on Magne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Journal of Japanese Society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以及重要国际会议(如IEEE IASIEEE CEFC IEEE IPEMC CompumagICEMS等)发表科研论文共计50余篇,其中被SCI ISTPEI收录30余篇。合作出版教材和手册6部。主持和合作承担科研教学研究课题10项。

王曙鸿教授及课题组成员邱捷教授对电机电磁场、电机与其驱动电路的耦合仿真系统和软件技术进行了专门研究;创新地将模糊控制理论和Petri网原理引入了自主开发的电机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提出了基于特征的模糊控制自适应加密方法,该软件可用于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电机的仿真分析;并开发了三维电磁分析有限元软件;系统地开展了电机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分层遗传算法,实现了永磁电机及其驱动系统和控制策略的系统级多层次优化方法,实现了基于六西格玛方法的电机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此系统级优化方法已推广到电力变压器设计之中;研究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拓扑优化理论和方法,基于有限元方法,以降低齿槽转矩为优化目标,采用水平集函数描述定子铁心的齿槽轮廓,运用伴随变量法,推导了连续和离散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了电机齿槽轮廓的优化演变方向和速度;先后针对高压套管、电缆终端、电机和电力变压器等一些电气设备,运用局部超收敛理论,研究了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精度的提高方法。将移动响应表面法和多种优化方法(如粒子群算法、共轭梯度法、序列二次规划等)结合,进行优化设计,其成果已在多家企业的电气产品设计与优化中得以应用。

2006年至2007年参与35kV饱和铁心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的研究。对饱和铁心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的设计、短路电流限制动态过程、超导偏置绕组感应过电压、限流绕组短路电动力和限流绕组过电压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参与220kV饱和铁心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的设计与研究。并开展了铁心式直流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和改进桥路式高温故障限流器的研究工作。2008年参与国家“863”项目“冷绝缘超导电缆关键技术的研究”,邱捷教授是项目副组长。课题组对冷绝缘超导电缆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进行了测试,为高压超导电缆绝缘设计提供了依据。设计了冷绝缘超导电缆的本体结构,提出了本体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六西格玛方法的超导电缆导电层结构参数的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并开始研究超导电缆导电层均流问题,2010年,从宏观超导电缆导电层磁场分析入手,采用简化Preisach模型,在电路模型中引入“磁滞电感”,分析了超导电缆导电层电流分布。2012年至201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宏细观电磁扩展有限元法及其在交流超导电缆多层导体均流中的应用”(项目编号:5117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