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男,44岁,中共党员。1987年9月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1993年7月毕业,并在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工作,2006年博士毕业。现为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心脏术后重症患者监护工作。
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17年,2002年开始从事心脏外科危重病人的围术期监护工作,2010年全面负责监护病区的行政和业务工作。迄今已监护治疗围术期危重病人数万例,包括婴幼儿、新生儿,重症瓣膜病,冠心病、复杂动脉瘤手术患者和心脏移植术后病人等。此外还开展了重症、复杂心脏病的心导管诊断,危重病人的多种机械辅助循环治疗。与国内同等规模的心脏监护病区相比,危重病人总体死亡率偏低,如婴幼儿心脏手术死亡率目前为2%左右,冠心病及动脉瘤手术死亡率现在为1.8%左右,在国内及军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监护病区工作期间,除了日常工作,还协助科室领导逐步完善了监护病区的各项工作制度,并很抓制度的落实工作,在重症监护病区日常管理和发展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安全事故和重大医疗差错。
将Swan-Ganz导管、Picco、微创和无创心排量监测技术及IABP、ECMO等呼吸、循环辅助技术全面应用于临床,为体外循环术后心功能的监测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2003年开始,针对心脏病人围术期肺功能保护,综合应用多种保护、治疗和康复方法,将危重病人围术期肺功能损伤对其他脏器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心脏患者围术期未再有实施气管切开。此外,在肝、肾、胃肠道等脏器功能的保护方面也运用了多项技术和方法,使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降低。今后,我们还会在危重病人围术期脏器保护方面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心脏外科监护病区的整体监护水平与国内外大型监护病区相比毫不逊色。
在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脏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神经细胞损伤的凋亡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数篇论著,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研基金的资助,所做研究工作还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先后给多层次、多批次人员讲授重症监护课程:如《成人心脏手术后监护》、《婴幼儿心脏手术后监护》、《体外循环手术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体外循环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监护》、《低心排出量的诊断与处理》、《低体重新生儿病理生理学特点及术后监护要点》、《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判定与急救》、《缺氧发作的诊断与急救》等课程。同时还接受陕西省护理学会安排,进行陕西省护理学会医学继续教育,完成《危重病监护与处理 》、《心肺复苏》教学;接受西京医院承办的国家危重病医学培训班安排,讲授《循环、呼吸监护》和《血流动力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