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泉,现年44岁,大学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实验师职称,自动化系专业教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化工仪表维修工考评员、电子设计竞赛指导教师,属“双师型”教师。 一、承担教学任务 几年来,先后讲授应用电子及自动化专业课程14门(如:单片机、电子电路设计、电子CAD、模拟电子技术等),其中开新课1门(ARM技术与应用),总学时共3794,连续4次被评为实践教学优胜和1次年度考核优秀,2008年至2012年被评为国家示范校建设优秀骨干教师。 二、指导科技竞赛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多项比赛,获得奖项10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1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5项,优秀奖1项。 三、教研、科研活动 编写教材3部、实验指导书1部,其中副主编教材1部—《传感器电路项目教程》,参编教材1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现已公开出版,主编校本教材1部《电子电路设计》,主编实验指导书1部《单片机技术实验指导书》。 撰写论文共7篇(全部为第1作者),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自动化分散控制系统概述及其应用情况》发表在《制造业自动化》杂志上;国家级期刊3篇,分别为正六面体端面特征自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帆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发表在《电子制作》(国家级)杂志上;省级期刊3篇,分别为模拟城市路灯控制器的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 主持开发教学实验项目3项,即主持开发国家级精品课《电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实验项目—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等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开发教学实物和教学资料,教学实物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合理、不过于复杂,学生易于操作等原则进行,整个作品设计制作成本较低,经过使用、测试,运行效果良好,功能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演示视频录像;教学资料包括原理图、PCB板图、教学参考程序、装配过程说明等资料,以上内容全部完成,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参与科研课题4项,其中省级课题3项,国家级课题1项,现已全部结题,4项课题包括:《全自动运动粘度测试装置》科研项目,该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厅,排名第3名;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电路设计及制作》课程开发科研项目,该课题来源教育部教指委,排名第3名。 参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一种防辐射电热线》,已发证书,获得技术转让费5万元,排第2名,该项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人们健康、科学的使用电热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避免了人们不正确的使用电热线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