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经历:
1968年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
1968-1980年山西离石机械厂技术员、工程师,负责多种规格三相异步电动机、100KW水轮发电机组生产和电器检测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制造。
1983年上海交通大学精仪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学位。
198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任教至今:教授;曾任校长助理、教务处长、医用电子仪器系主任。
2、主要业绩:
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4部。以第二完成人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数字化医疗仪器》课程负责人获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以《数字化医疗仪器教学改革》(第一完成人)获2005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持完成上海市科研课题4项。负责完成上海市教委项目《医疗器械(医用电子仪器)公共实训基地》;负责上海市劳动局《医疗器械业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及主持《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师》岗位技能培训项目等4项。
3、主要兼职:
(1)中国医学装备学会教育培训分会理事
(2)商务部对外援助物资(医疗器械)项目评审专家
(3)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测量分会委员、原秘书长
(4)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5)上海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终身会员
4、讲授的主要课程与实践教学
(1)数字化医学仪器,专业技能课,4学时/周,5届,120人/年
(2)医疗仪器概论,专业技能课,2学时/周 ,4届,70人/年
(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能基础课,4学时/周,4届,60人/年
(4)毕业综合实践,实践性教学,12周/年,5届,10人/年
2005年起,兼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方向和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生2人/年。
5、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1)《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师职业标准与鉴定题库建设》,上海市劳动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2007.1~2010.12,负责人
(2)《数字化医疗仪器》教学建设项目,国家示范高职培育和骨干院校重点核心课程,2008.6~2012.12 负责人
(3)《“数字化医疗仪器”创新性教学团队建设一期》项目 学校教改项目,2008.1~2009.6,负责人
(4)上海市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医用电子仪器修理工预备技师考核题库建设》项目,上海市劳动局,2008.1~2009.6,负责人
(5)《医用电子仪器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150万元)项目,上海市教委,2007.1~2009.10,负责人
(6)《医用电子仪器修理工预备技师国家职业推荐标准建设》项目,学校教改项目,2010.1~2010.12,负责人
6、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1)数字化医疗仪器做中学教学改革,评为《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优秀论文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论文集,2009.10,第一作者
(2)数字化医疗仪器教学改革的探索,《生物医学工程进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ISBN978-7-5605-2444-3/R.33), 第一作者
(3)医疗器械应用性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今日医疗器械》2005,2卷(ISSN1811-1599,第一作者
(4)医疗器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与探索—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十周年论文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 (ISBN 7-313-03914-X),第一作者
(5)SARS引发的医学装备职业资格培训的思考,《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4,第一作者
7、教学表彰/奖励:
(1)2009年《校企医监研全方位合作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第二完成人乐建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2006年《数字化医疗仪器》(负责人乐建威)课程被评为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3)2005年《数字化医疗仪器教学改革》(第一完成人乐建威)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04年上海市教委评为“2000-2003年度上海市普通高校教务管理先进个人”。
(5)2002年10月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上海市经委评为“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8、技术开发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
近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培训)已结题的应用项目
(1)《医疗器械业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方案》(8个子项目)(ZJ-ZX0503037),合同经费94万元,与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合作,上海市劳动局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项目,2004.1~2006.10,负责人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师》岗位培训研发项目(RDC-05-68-A1),合同经费11万元,与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合作,上海市劳动局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项目,2006.1~2009.12,负责人
(3)《数字化电生理标测系统》(041111010,2004)项目,合同经费6万元,与宏桐医疗器械公司合作,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2004.1~2006.10,负责人
(4)《脑电双谱指数及听觉诱发电位的麻醉监护应用研究》项目(科04EB2,20040),合同经费6万元 上海市高等学校技术发展基金项目 2004.1~2006.10 负责人
(5)《高频高压数字X射线机的研发》(合同经费60万元)项目(05DZ19507),与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合作,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2005.1~2008.10,课题高级研究人员
(6)《医疗器械修理工》(预备技师)培训研发项目(RDC-05-68-A1),合同经费3.6万元,上海市劳动局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项目,2007.1~2009.10,负责人
9、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1)麻醉镇静深度的脑电双谱指数监护技术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年第5期,2005.10,第一作者
(2)DR图像均衡处理的研究,《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年第3期,2007.6,第二作者
(3)麻醉深度的听觉诱发脑电提取技术,《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年第5期,2007.10,第二作者
(4)脑电信号高阶谱分析技术的研究,《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年第2期,2009.4,通讯作者
(5)HPI接口在脑电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7期第25卷,P58-60,2009.6,通讯作者
(6)脉搏波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数据采集与处理》,2009,Vol.24,No.S:29-33,通讯作者
(7)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脉搏信号监测系统,《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0,重庆大学,P35-38,通讯作者
(8)脑电信号分析在麻醉监测中的研究进展,《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9,Vol.32,No.5:287-290,通讯作者
(9)Algorithm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Suppression of DR Image halo,《2009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Volume 1,17 October,Tianjin,China,第一作者
(10)《射频识别读写器》,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第1507364号,2010.8.18,第二作者
(11)基于小波预处理和贝叶斯分类器的P300识别算法,《数据采集与处理》,4(26),420-424,2011,第二作者
(12)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Bispectral Analysis in EEG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EI),2011, v7, n15,p5644-5649,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