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师简介

       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本科《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和研究生《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

一、教学方面

1. 授课:教学中认真备课,教书育人,教学效果良好,授课录像被挂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2008年曾获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一等奖;2004年曾获辽宁中医药大学优秀讲稿、教案评比三等奖。

2、指导本科毕业专题:合计指导本科毕业学生约50余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认真负责,完成毕业设计、实验指导、论文答辩全过程。

    3、指导研究生:总计13人,已毕业7人,在读6人。

    4、课程建设:参与《中药鉴定学》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辽宁省教学团队建设。

    5、教材编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2010年3月主编出版了《中药资源学》,由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已在本校及其他几所大学的教学中使用,收到良好反馈效果。2003年8月副主编出版了《中药商品学》,由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7年10月参编出版了《中药鉴定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参-中药鉴定学口袋丛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6、教学课题:积极参与教育课题项目研究,参与教研方法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共参加教学课题3项:(1)2008年辽宁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数码显微互动实验技术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2)2009年辽宁省教育厅课题-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与质量提升发展研究;(3)2007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课题-中药鉴定学教学实践研究。共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教学论文2篇。

二、科研方面  研究方向:中药鉴定与新药开发

    1、主持课题:主持科研课题8项。

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1)保鲜参分等质量标准;(2)活性参质量分等标准。辽宁省科技厅课题3项:(1)治疗慢性肝炎复肝康冲剂新药研究;(2)刺槐花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2009209001);(3)黄花败酱抗抑郁症二类新药研究(00226002)。辽宁省教育厅课题2项:(1)黄芩苷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2008S149);(2)解毒颗粒治疗病毒性感冒三类新药研究(20213308)。沈阳市科技局课题1项:抗病毒新药“解毒胶囊”研究(20014018-01)。完成了“复肝康冲剂”、“乳癖消”、“益神宁”和“通乳冲剂”中药新药开发,获得新药证书。获得发明专利(ZL03110806.7)。

     2、参与课题:参与课题共11项。

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科技部课题1项、国家药典委1项、教育部1项、省科技厅1项、省教育厅课题5项、大连市科技局项目1项。

    3、科研获奖:共8项。

[1] 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 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3] 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4] 获沈阳市百项重大技术攻关优胜奖1项;[5] 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项;[6] 获辽宁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奖1项。

  4、发明专利:共2项。

    一种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2005年获得发明专利(ZL03110806.7)1项;一种抗病毒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2010年申请发明专利1项(已申报并受理)。

    5、发表论文:发表学术论文38篇。

其中第一作者9篇(5篇国家级,SCI 1篇);通讯作者10篇(国家级6篇);第二作者3篇(国家级);第三作者14篇(SCI  2篇,国家级6篇);第四作者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