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教师简介

一、教师简介:
  1982年9月—1985年7月在岳池师范学校念书;中师毕业,在华蓥市铜堡初中任教,其中,1992年历史教育函授本科毕业,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任学校教导主任。
  1993年8月至2007年7月在四川省华蓥中学任高中历史教师,其中,1998年8月—1999年8月任教务处副主任,1999年8月—2001年8月任政教处副主任,2001年8月—2002年8月任政教处主任,2002年8月—2007年8月任副校长;2006年获得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进修毕业证书。2007年8月来到成都树德中学任教至今,其中2008年8月—2009年8月任教务处副主任;2009年8月任教务处主任;2010年8月任发展研究室科研室主任。
  2009年起,兼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本课生部分课程主讲教师,并担任四川师范大学“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专家。

二、讲授的主要课程
  1.专业必修课——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授受对象:本科生
  2.专业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授受对象:本科生
三、学术研究
(一)研究的课题
  1.2011年11月,《把创造还给教师 让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2.2006年,主研的《农村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获四川省教育厅三等奖。
  3.2012年,主研的成都市课题《组织化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与研究》获成都市第十四届基础教育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优秀奖
  4.2011年,作为主研人员在研四川省普教资助金课题《新课程下学校组织的变革与实践研究》
  5.2012年,作为主研人员在研成都市重大课题《基于“英才计划”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二)发表的著作
  1. 2007年,陈辉主编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编其中一讲
  2. 2010年,陈静亦主编的《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必修1)》(人民出版社和星球地图出版社)副主编
  3. 2012年,朱汉国,陈辉主编的《高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参编其中一专题
(三)发表的主要论文
  1.《从新的知识观谈历史知识教学》,《中国教育学刊》(CSSC1期刊)2008年第10期,独立
  2.《求佳,实现求真、求实的有效方法》,《历史教学》(CSSC1期刊)2007年11期,独立
  3.《突出信息建构,让考试与教学理念高度契合》,《历史教学》(CSSC1期刊)2008年第8期,独立
  4.《“问题包”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问题》(CSSC1期刊)2006年6期,独立
  5.《试谈梯度性提升学生问题能力的策略》,《历史教学问题》(CSSC1期刊)2007年第4期,独立
  6.《关于“过程”目标的思考与尝试》,《历史教学问题》(CSSC1期刊)2009年3期,独立
  7.《“卓越人生”教育意蕴与策略》《中国教育学刊》(CSSC1期刊)2012年 第08期 ,第三
  8.《从一致性看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习题设计》,《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独立
  9.《关注学生情智特质  让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更有效》,《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第2期(《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立
  10.《寻找隐藏在历史试卷中的高分秘密》,《高校招生》2011年第1期(《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独立
  11.《新课程下教师要多“问课”》,《中国教育报》2004年,独立
  12.《例谈体验式教学的尝试》,《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2期,第一
  13.《新课程要重视问题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 ,独立
  14.《新情境试题审题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3期,独立
  15.《学校招聘新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5期,独立
  16.《新课程下要树立怎样的学生观》,《中国教育报》2004年,第一
  17.《慎防校长专制对学校发展的伤害》,《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4期,独立
  18.《学校决策,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5期,独立
  19.《学校,你准备好了教师双向聘任吗》,《教书育人》2005年第7期,独立
  20.《文科综合全国卷Ⅲ的特点与不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8期,独立
  21.《谁来培养优秀校长》,《教书育人》2005年第9期,独立
  22.《地方教研的做法及特点》,《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独立
  23.《教学反思何需“舍己求人”?》,《中国教育报》2005年,独立
  24.《讲评试题应注重个性化》,《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2期 ,独立
  25.《教师成长要注意两种效应》,《教育案例》2006年第1期,独立
  26.《怎样考评学校才合适》,《教书育人》2006年第1期,独立
  27.《从思维模式谈教师专业发展训练》,《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年第3期,独立
  28.《保证偏才上大学》,《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4期,独立
  29.《四川卷第39题:一道似熟而新的好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7期,独立
  30.《合作性评价的实践和思考》,《教书育人》2006年第7期 ,独立
  31.《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行动研究》,《教育案例》2006年第7、8期,独立
  32.《让高考在平衡中发展》,《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12期,独立
  33.《高中历史教科书与女性教育》,《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2期,独立
  34.《扬长避短,体验成功》,《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第8期,独立
  35.《怎样做到答题语言的有效性》,《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08年第01期,独立
  36.《精细化教学理念:教学“五必”》,《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第一
  37.《高三后期心理突围》,《湖北招生考试》(高考资讯)2008年第3期,独立
  38.《不听名师的课行吗》,《师道》2008年第5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7期转载,第一
  39.《历史教学:中心问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6期,独立
  40.《教学“五必”的管理理念》,《教书育人》2008年第8期,独立
  41.《论社会化历史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第9期,独立
  42.《这些管理失误是否诱发了名师赋闲》,《中国教育报》2008年,独立
  43.《从预设与生成角度谈历史教学设计》,《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3期,独立
  44.《例说用思想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6期,独立
  45.《集体备课何以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7期,独立
  46.《指向实践体验——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尝试》,《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9期,独立
  47.《在教学实践中统整课题研究》,《教书育人》2010年第4期,独立
  48.《实行摆谈型对话,促成课堂生成》,《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第5期,独立
  49.《用大文化视角尝试中学“文化史”教学》,《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6期,独立
  50.《意义、能力与情感并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独立
  51.《教学设计应关注学习内容的“丰约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8期,第一
  52.《导师型校本集成培训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教书育人》2010年第11期,独立
  53.《中学历史教学史料运用摭述》,《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7期,独立
  54.《突出新情境内涵 关注思维层次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独立
  55.《历史教学怎样促成学生富有想象力》,《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第2期,独立
  56.《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几个关注点》,《教育科学论坛》2012年第2期,独立
  57.《高中历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深层思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3期,独立
  58.《校本研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第4期,独立
  59.《高效解题,注重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高校招生》2012年6期,独立
  60.《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第8期,独立
  61.《传承学校文化,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11期,第三
  62.《新趣•内涵•深广:2012年高考四川卷37题之我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8期,独立
四、表彰/奖励
  1.1997年,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 省委宣传部、省教委
  2.2006年,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人民政府
  3.2012年,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