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教师简介

一、个人简介

 季浏,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攻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198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1996年和2002年分别去澳大利亚La Trobe University和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访学;2005年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94年至2001年被任命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2001年至2012年被任命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站长,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担任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组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育、艺术、卫生评审组副组长,国际比较体育与运动协会(ISCPES)理事兼秘书长。

    近年来,主持多项重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十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项目、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上海市教委重大委托课题项目、上海市领军人才项目等。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项,包括主编的《体育与健课程标准解读》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小学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研制的计算机软件“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系统”,荣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并获国家版权局授予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还有多篇论文在各种报告会上获奖。在SCI、SSCI、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组织(UNESCO)刊物、CSSCI及全国其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还有近20篇论文被国际会议录用并交流。主编教育部重要文件、著作和教材34本,包括国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教育部重要文件及其《解读》、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体育心理学》以及《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法》、《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中小学体育新课程学习评价》等著作。科研反哺教学,主持“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体育心理学》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主持“质量工程-08国家级教学团队(体育理论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主持的体育教育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主编的《体育心理学》教材获2011年国家级精品教材等。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百名优秀青年教师”,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获教育部“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等,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教学名师。

  

  二、近五年承担课堂教学情况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高等教育体育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且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有:

    1.本科层次的课程有:学校体育学、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2.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层次的课程有:体育课程导论、体育学习锻炼与身心健康、学术前沿专题讲座、科研论文写作。

    

三、近五年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学生情况:指导本科生人数为22人,指导本科生学位论文学生人数为18;指导硕士学位学生人数为27人;指导博士研究生17人。

    2009年、2010年、2012年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另外,指导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马德浩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华东师范大学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支持计划、“刘翔奖学金”一等奖、“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奖学金”特等奖。近五年,共指导7名博士研究生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交流项目。2013年,被评选为“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四、近五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1-2013.

    2.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2010-2015.

    3.上海市教委青少年POWER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教委,2013 -2018.

    4.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2013-2015.

    5.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上海市教委,2013-2015.

    6.上海市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上海市教委重大委托课题,2011-2013.

    7.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体育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2013-2018.

    8.体育学一流学科B类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2013-2018.

    9.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标准研制,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2013—2014.

   

 五、近五年出版的专著、教材  

    1.主编:《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2.主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3.主编:《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1

    

六、近三年发表的主要科研论文 

    1.季浏.少年不阳光,学校有责任[N].文汇报,2014.5.

    2.季浏.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4.2.

    3.季浏.构建我国群众体育管理“强政府与强社会”模式的策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1.

    4.季浏.论面向学生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科学,2013.10.

    5.季浏.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原因探析与政策建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1.

    6.季浏.深化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7.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 2012.

    8.季浏.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健康成长[J].人民教育(增刊), 2012.

    9.季浏.中国体育发展方式需调整[J].新华文摘, 2012.

    10.季浏.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十年改革成效[J].中国学校体育, 2011.12.

    11.季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10年回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

    12.季浏.体育的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

    13.沈丽群,季浏.质性研究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

    14.刘微娜,季浏.流畅状态的认知干预:目标设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2.

    15.沈丽群,季浏.构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3.2.

    16.董翠香,贾洪洲,季浏.新世纪10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1.

    17.董翠香,芦佳,季浏.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

    18.马德浩,季浏.体育:一种福柯哲学视域下的生存美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6.

    19.高刚,季浏.试述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都体院学报,2013.6.

    20.武海潭,季浏.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范式的流变——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

    21.王晖,季浏.体育隐性课程内容身心健康效应个案研究报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3.

    22.汤利军,季浏.运用“教师关注为本采纳模式”量表评定我国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实施效果[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8.

    23.马德浩,季浏.新时期的三大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