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教师简介

【个人简介】
       姓名:卫倩平   性别:女,出生日期:1979年 9月22 日生,籍贯:山西人。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教育基本理论
       联系方式:E-mail:
weiqianping@yahoo.cn
【学术简介】
      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教育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教育学术月刊》、《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中国成人教育》、《教育探索》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参与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及参与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河南省素质教育优秀论文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
      2011年6月获得河南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同时获得“河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十佳青年教师”称号。 
【主讲课程】
      教育学、德育原理、教学设计与艺术、小学教育案例与写作、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研究领域和兴趣】
1.课程与教学论
     主持2009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教学研究:基于课堂决策的视角”、2011年河南师范大学校级课题“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代表性成果是参编著作《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及《大学课堂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现象解析》、《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关于课堂提问的元思考》、《从“缺席”到“在场”:学生课堂参与的路径探讨》等论文。
2.教师教育研究
     主持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需求视角下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研究”,参与200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教师教育比较研究”、2008年河南省教育科学项目“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研究”、2010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激励机制研究”等课题。代表性成果是《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农村教师培训的突破口:教师课堂教学决策能力的提升》等论文。
3.教育基本理论
    主持2011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可持续生计视野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机制构建研究”,参与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和谐社会语境下政府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护中的责任研究”、“ 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参与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参与2007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教育本土化研究”、2006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中小学校本教研调查研究”等课题。代表性成果是《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农村中青年教师流动问题研究》、《基于性别差异的教育公平》等论文。
【主要论著】
主要著作: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课程与教学思想》(参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参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科研论文:
1.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0,(9)
2.农村中青年教师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 (1)
3.基于性别差异的教育公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11)
4.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J].教育探索.2009, (12)
5.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化及其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4)
6.关于课堂提问的元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7)
7.大学课堂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现象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版)2011,(3)
8.免费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辍学背后的实践逻辑[J].教育学术月刊.2011,(3)
9.从“缺席”到“在场”:学生课堂参与的路径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1,(11)
10.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 (10)
11.农村教师培训的突破口:教师课堂教学决策能力的提升.教育探索.2012,(2)
12.教学的价值追求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1,(4)
13.教学新视野:视差异为资源[J].教育科学论坛.2007,(3)
科研奖励:
1.《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于2010年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过渡》于2010年获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一等奖。
3.《基于性别差异的教育公平》于2011年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免费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辍学背后的实践逻辑》于2012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