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见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作物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教学工作中一直承担本科生《植物生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讲授“作物生理学研究进展”和“作物栽培学进展”等研究生课程的部分章节。在科学研究方面,长期从事水稻高产生理机制、营养生理与养分管理、逆境生理等研究,担任“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机理研究”湖北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领衔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委员、"The Crop Journal"副编辑、《作物学报》编委。
2001年5月—2003年5月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从事博士论文研究,先后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任高级访问研究学者,多次参加在日本、菲律宾、奥地利、摩洛哥、澳大利亚、韩国、孟加拉和中国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会议报告。
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全球气候变化之增温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及氮代谢与氮效率的影响及机理研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湖北单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集成研究与示范”、科技部973项目子专题-“水稻超高产群体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机理及其调控等多项研究。
先后获得国际农业磋商组织杰出论文奖1项;湖北省教改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主编著作2册,副主编教材1部,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篇。2004年发表在PNAS论文“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 2005年被美国Discover Magazine评为“2004年全球100起重要科学事件”,排名第6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