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江苏溧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教授,江苏省扬州大学畜禽病原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动物重大疫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主要骨干成员,江苏省规模猪场健康养殖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曾连续两度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高校科技产业先进个人,世界禽病学会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第一届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大动物病专家组副组长,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同行专家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理事,家兔育种委员会兔病组常务副主任,中国预防兽医学报,生命的化学和病毒学报等杂志特约编审,中国兽医学报,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和中国家禽杂志编委,山西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和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兼职教授。BMC Microbiology,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Virology Journal,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Afric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专家。江苏农学院兽医五年制本科学士(1982~87),预防兽医学兽医微生物学专业硕士(1987~90),解放军农牧大学动物分子病毒学博士(1994~98),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员(2001.8~04.11),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北美奶牛乳房炎研究协会兼职助理研究员(2006.1~08.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微生物学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2008.7~08.10),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微生物学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2009.11~2010.2),南达荷达州立大学传染病研究中心和疫苗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11.7~2011.10)。曾主持过国家基金、国家基金国际合作、教育部、省科技厅、教育厅、农林厅等下达的科研项目共18项,独立完成美国USDA高新技术专项课题一项,曾参加美国NIH、美国USDA、国家基金、农业部、省科技厅、省水产局、教育厅等下达的科研项目12项,并取得省、部和厅级多项科技成果。目前主持和主要参加中美(国家基金国际合作,美国农业部项目)、中加科技合作、国家863、科技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部专项、国家基金,国家农业部948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等10多项。主讲和“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兽医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研究进展”,“分子生物学”, “重组DNA技术”,“基础微生物学”,“专业英语”等多门学士、硕博士学位课程。主、副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禽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副主编),专著“兔病的诊断与防制”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主编),“动物病毒学”(参编双RNA 及呼肠孤病毒,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中国鹅业”(参编鹅疾病防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动物性食品卫生病原体检验”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主要参编), “鸡场疾病防控关键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主编),“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检疫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副主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研究生8名,博士后研究员2名(包括苏丹籍),已协助具体指导博士研究生共5名,分别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名,包括987P大肠杆菌菌毛调控研究和沙门氏菌分泌表达研究方向各1名,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乳房炎病原菌致病分子机理方向1名,扬州大学动科学院动物抗病育种方向1名(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和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病毒载体的构建方向1名。近几年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ease,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Veterinary Research, PLoS ONE,Veterinary Microbiology, Microbial Pathogenesis, Archives of Virolology,.Acta virologica,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 Annals of Microbiology, India Journal of Experimetal Biology, 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生物技术通讯、中国兽医学报,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畜牧兽医学报,遗传,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和中国家禽等国内专业期刊和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和会议摘要140多篇。以主要完成人先后获江苏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曾和Dr. Schifferli 教授一起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地克隆了编码致病性大肠杆菌 987P 蛋白受体的三个基因,并精确阐述了该病原菌和动物机体相互作用的分子致病机制,荣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2004年度Research Retreat 93 篇学术论文中最佳奖,部分内容在2005已发表在ISI影响因子很高的国际著名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指导苏丹籍博士后研究员获得首届中非科技合作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赠送的价值15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成为非洲在华开展科研工作项目的第一批受赠人员,项目主持人(合作导师)作为唯一参加的合作指导老师受到科技部邀请参加2009年北京中非科技合作启动仪式,并受到科技部部长万钢的亲切接见,该事件在中央电视台做了当晚新闻联播。